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

『許』個歷史斷層「園區」?

水交社是空軍眷村等社區,過去國小老師還有居於此地者,也是品嚐『外省』美食一地。
這整體工程也算是波折不斷,尤其是這半年來發現明清古墓群,
更連結台灣甚至台南歷史開發:從明清中國時期台南市區邊緣發展,
到日本時代在此建官舍住宅俱樂部,迄二次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國民黨接收成眷村使用...
以小窺大見識台灣多元歷史,十分難得。


目前這整體挖掘成果雖填補台南近代三百多年人民生活史,但與將卸任之許添財市長
承諾之開發進度有所扞格,多少令台南市文化觀光處難辦,或如蔡文居記者所言在體察上意
而有偷偷摸摸想「私了」之舉,多少見到醜態。處理不好,那年底可「許」(台語)了!
不僅可能遭受國民黨泛藍陣營自中央到地方鋪天蓋地攻擊,恐也成為另項丟臉程度與延平街
不相上下,甚至可跟油腔滑調胡志強治理下之「台中市惠來史前遺址」破壞事件有得比!

許添財市長和許耿修處長得好好想想嚴重性,而且要自知要比政媒關係可比不過油腔滑調到
有點言語意不明之台中市長胡志強!

然,整件事情發展(詳『政績擺優先 遺址擱一邊』一文整理事件脈絡)不就另外揭開台南市
在整體歷史古蹟只會大量花錢整修卻少在保存出力缺失!
花錢當然有優良例子,如主祀保生大帝之興濟宮、舊社教館─吳園、17世紀戎客船等修復,
花大錢亦有奇怪狀況,例如鄭成功文化節主打「成功之旅」等等:難道沒人發覺所謂國姓爺
,被清稱作『鄭』成功為何從鄭森由南明王室改名「成功」就是想『反清復明』成功。可是
有反清復明成功嗎?
至於少在保存出力之缺失可就不少,從很早之前在台南市運河挖掘出古砲卻不知如何保護
而令生鏽,後才發現台南市少這類古物鑑定人才......
以及許多大型活動多被以熱鬧有餘帶過,承辦活動「廠商」似乎一人身兼數職,
在開會審定與決策中有「球員身兼裁判」之譏;連國姓爺神像為何在戰後移出延平郡王祠之
解釋都過於個人臆斷.......正是很多例子...

只能希望這件歷史文化與城市開發要好好處理,不然,依照一系列許多報導陸續出籠,
要丟臉,很快,只是早晚之事。

不過,想來想去,處理這古墓群總不會聞到很濃的福馬林氣味,
至少比馬英九褻玩那兩具奉厝在桃園之不腐屍好!
---------------------------------------------------------------------------------
水交社古墓移地保存 學者痛批〔自由時報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2009-4-17〕

社大抨擊黑箱作業

水交社發現明清古墓群,市府文化處移地保存做法,引起外界批判,台南社大昨天向總統府等單位陳情,抨擊文化處黑箱作業,移地保存破壞珍遺址為台灣之恥,要求就地保存,而學界考古權威劉益昌也重砲批評文化處做法有違法之嫌,且做法不像考古發掘方法。

文化處長許耿修則澄清並未黑箱作業,反而是積極爭取預算、時間投入搶救。他說,是否列為遺址及現址保存將再討論,一切依法處理;至於考古方法,相關人員的專業並無疑慮,他願意傾聽各界意見。

劉益昌教授為中研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兼考古學門召集人,也是中央第一屆遺址古物審議委員會的主委,為國內最具權威的考古專家。

考古專家質疑違法

劉益昌指文化處最初不是遺址的說法,完全不能成立,並質疑當初去會勘的審議委員用哪一條法令說不是遺址?初發現有墓葬存在且至少有60座墓葬,依照法定程序,它就已經是遺址,只是重要性是否到達指定遺址的位階,但就算不指定,也應依法進行列冊。

他表示,對於疑似或列冊遺址所在地區的開發,南市政府如不依照行政程序處理,那麼就是違法,所有的民眾都可以向法院提出告訴。他也質疑發掘方法似乎不像考古發掘方法,而只是把墓葬挖出;而且文化處認為庶民的墓葬不重要,這完全違反了考古學和當代歷史的潮流,實在令人難過。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pr/17/today-south25.htm
文化處一再強調發現水交社古墓群如獲至寶,作法卻被外界批評言行不一且矛盾消極。(記者蔡文居攝)




政績擺優先 遺址擱一邊 〔自由時報記者蔡文居/特稿2009-4-17〕

水交社古墓群保存爭議,市府及文化處為了不影響重劃工程的進度,處理過程偷偷摸摸,心態可議,文化處似乎只為市長個人的政績著想,對於市民及文化界保存台灣珍貴文化遺址的要求則擱在一邊。

文化處一再強調這是台灣出土年代最久、最具規模的古墓群,如何珍貴、重要,甚至連「如獲至寶」的說詞都出籠了,但心態、做法卻讓人不得不質疑是說一套做一套,不僅與自稱的珍貴性相互矛盾,甚至視為燙手山芋。

因為,整個水交社重劃案被市長許添財視為卸任前最重要的一個政績,去年底動工後,原本預計今年底前完成整地,而且未來土地標售將可為拮据的市庫帶來20餘億的龐大利益,市長重視的程度可想而知。

文化處強調市長並未做任何指示,但文化處再笨也會體察上意,因此做法荒腔走板,先是發現古墓群保密到家,再找審議委員為不具遺址價值背書,連文建會官員南下會勘也沒人知道,直到3月底曝光了才被迫對外說明,難免讓人有「私了」的聯想。

移地保存的做法更與自稱的古墓群規模如何之大、又是如何重要的說法相互矛盾,試想只要離開現址,文化處所謂規模最大便已消失不成立了,這一點文化處面對外界質疑也無法自圓其說,難怪學界考古權威也看不下去。

或許文化處認為外界誤會了,但為了不冤枉文化處,特別附上文化處於市府主管會報中向市長的簡報為證─「本處要求考古團隊衡酌是否改採調離墓葬方式考古,以免影響整地工程進度。」這就是外界爭議之所在,夠明白了吧!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pr/17/today-south25-2.htm

文資總管理處籌備處幹得好

對付像曾這類人,就是法辦才有用,不然就一直縱容這些人亂來!
從複製消失“御匾”以假亂真卻不加說明、胡做新贔屭以為古,
到媽祖神像斷頭修復之金面加重塗修而更見俗氣引發爭議,
以及在當晚宴請到台灣恐嚇台灣人以及不守信用亂跑之張銘清,
還轉述三小馬英九是努爾哈赤第二子代善,王金平則是鄭克塽轉世......

文資總管理處籌備處此舉真是大快人心!

而四點五廟...呃....祀典武廟也是很白目亂修山牆,也該依法追究!

沒想到法辦曾這事情居然到馬統時代才成真。歷史巧合或是悲...唉!
---------------------------------------------------------------------------
擅抽換石碑誌 大天后宮觸法中華日報記者趙家麟/南市報導2009/04/16 19:32
 不滿古蹟石碑誌遭到擅自更換,行政院文建會罕見的採取強硬態度,狀告國家一級古蹟台南祀典大天后宮,依法追究「毀損古蹟」刑責!文建會拿一級古蹟開刀的強勢作為,還有相鄰的祀典武廟也因為擅自修繕山牆工程,同樣將被追究毀損古蹟的責任!
 台南祀典大天后宮主任委員曾吉連,十六日下午以大天后宮法定代理人身分,到市警二分局偵查隊接受問訊。事後,他忿忿不平,辯稱受爭議的石碑誌「根本不古蹟、古物」,且認為被控「毀損古蹟」實在太沉重。
 據查,本案起於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官員,在去年十二月九日勘察台南祀典大天后宮時,發現正殿右側原石碑誌「群安螭陛」不翼而飛,卻換成了「銜命墀陛─東寧王國」石碑誌。
 文資總處認為,祀典大天后宮的「整體」,自民國七十四年八月起就由政府公告列冊為國家一級古蹟,非符法定要件,不得任意拆除、變更,宮廟的主任委員負有保管義務與責任。
 文資總處據此法令依據,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九十四條,將祀典大后天宮涉嫌「毀損古蹟」行為,移送台南地檢署偵辦。
 台南地檢署受理文建會的提告後,將本案發交轄區台南市警第二分局偵查隊展開調查,並在昨天下午通知祀典大后宮主委曾吉連前往應訊說明。
 曾吉連訊後表示,被控「毀損古蹟」實在太沉重;而且,原來的「群安螭陛」石牌誌,設於民國八十八年,「才十年的時間,並不是古蹟、古物啦」。
 曾吉連解釋,當時,主管古蹟的內政部民政司長紀俊臣曾認為,解說牌「群安螭陛」並不符合歷史原意,建議修改。廟方後來根據相關的建議,才新製了「銜命墀陛─東寧王國」石碑誌,沒想到外界還是有不同意見。
 祀典大天后更換石碑事件,惹火了文建會,對於廟方擅自更動非修護工程項目、且「東寧王國」的說法也與歷史不符,決定採取法律行動,追究「毀損古蹟」刑責。廟方見事態嚴重,最近已將原有「群安螭陛」石碑誌換了回來。祀典大天后宮裡的「群安螭陛」又重新的安上正殿右側的壁角上。(記者趙家麟攝)

 據市府文化處官員表示,文資總處除了為更換石碑誌將祀典大天后宮移送法辦外,相鄰的國家一級古蹟祀典武廟,也因為擅自修繕山牆的工程,將被一併追究毀損古蹟的刑責。
http://www.cdnnews.com.tw/20090417/news/nxyzh/T90013002009041619324184.htm
祀典大天后宮正殿前的四座「散水螭首」,原有同一面牆上的「九龍壁」已修改拆掉。(記者趙家麟攝)
毀損古蹟案 司法、文史界掀波2009/04/16 20:10 記者趙家麟∕特稿
 文建會追究國家一級古蹟台南祀典大天后宮、祀典武廟,涉嫌「毀損古蹟」刑責,震撼地方文史界。除了抽換的石碑誌內容引為話題外,也好奇政府如何循法律程序究責。
 文資法修正後,毀損古蹟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文建會與法務部、法學界研議,已確定兩古蹟涉及「毀損古蹟」的行為認定,應由主管機關「移送法辦」。
 大天后宮案經台南地檢署發交警察機關展開偵查。毀損古蹟案件,在台南市檢方受理已有前例,卻是警察機關偵查新鮮案例。
 至於爭議的石碑誌,拆了又恢復的「群安螭陛」、「銜命墀陛─東寧王國」,仍有歷史考據待釐清。
 傳說「螭獸」為龍生九子之一,性好水,在傳統建築中,喜用「散水螭首」,也就是在台基或牆壁邊緣,設計兼具排水功能、裝飾作用的「螭首」,引喻「澤被蒼生」的意思。
 大天后宮的正殿前台基壁幾年前委由大陸雕作的「九龍壁」已經拆除,還保有四座「螭首」;至於爭議的青斗石刻碑誌「群安螭陛」已重新安於角落。
 至於為何抽換「銜命墀陛─東寧王國」石碑誌?是誰銜誰之命?東寧王國又與大天后有何典故?顯然文建會多數審議委員並不認可廟方說法。
http://www.cdnnews.com.tw/20090417/news/nxyzh/T90013002009041620102300.htm

(安平)梳妝樓疑址 淪曬衣場

安平梳妝樓本私宅,市政府難讓民眾有心故失先機。--------------------------------
-----梳妝樓疑址 淪曬衣場中華日報記者羅玉如/南市報導2009/04/16 18:26

傳說中建於荷據時期的安平疑似梳妝樓拱門遺址,四、五年前遭拆除,僅留一小段磚牆依附於緊鄰的民宅。因疑似遺址缺乏維護,淪為曬衣場,解說牌又風化模糊不清,遊客大失所望。對此安平區公所表示,曬衣空地為私人所有,公所正積極爭取認養,希望早日美化,讓環境改觀。[傳說中建於荷據時期的安平梳妝樓拱門疑似遺址,四、五年前遭拆除,僅留一小段磚牆依附於緊鄰的民宅。上圖為中華日報記者羅玉如攝]

 坊間傳說荷蘭公主住過的梳妝樓疑似遺址,位於安平區中興老街,老一輩的安平人都聽過梳妝樓的故事,但因史料缺乏,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讓梳妝樓更添神秘色彩。

 根據安平魅力商圈解說牌的介紹,梳妝樓應係荷蘭人建立,但用途、功能至今仍是不解之謎。市府文化觀光處強調,傳說中的安平梳妝樓,並無相關歷史文獻佐證,僅為「傳說」,並非古蹟。

 數百年歲月匆匆,相傳屬於梳妝樓的最後一道磚砌拱門,四、五年前被屋主以整理環境為由自行拆除,現場僅留一小段依附於民宅的磚牆供人憑弔。
安平疑似梳妝樓遺址缺乏維護,淪為曬衣場。(記者羅玉如攝)

 民國九十五年,配合安平區發展觀光,安平魅力商圈在僅存的拱門磚牆旁,豎立一個藏寶圖解說牌,當年熱鬧舉辦的「安平尋寶趣」活動,也將梳妝樓疑似遺址納入走訪景點之中,各地遊客慕名前來。想不到三年後的今天,梳妝樓疑似遺址因缺乏維護淪為曬衣場,解說牌也因風吹日曬雨淋而破損模糊,遊客詬病不已。

 安平區公所表示,做為曬衣場的空地為私人所有,目前除了請里幹事配合勸導,公所也極力遊說地主,希望空地開發前,讓公所或里辦公處認養維護。至於模糊不清的解說牌,將請安平魅力商圈儘速改善。

百年測候所 賞建築之美

百年測候所 賞建築之美
【聯合報╱記者吳明良/台南報導】2009.04.17 03:19 am

南區氣象中心明天舉辦「台南測候所─風華再現」活動,上午10時邀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黃斌演講「台南側候所的今昔」,下午播映測候所的短片,介紹百年前日本人建築台南測候所的巧思。

南區氣象中心主任秦新龍說,台南測候所1897年1月1日開始觀測,已有111年歷史,1978年南區氣象中心新辦公廳完工,台南測候所停用,1998年經台南市政府定為市定古蹟,2002年動工修復,翌年內政部查核為國定古蹟,修復工程2004完工,台南測候所風華再現。

他說,測候所建在昔日的鷲嶺台地,是鄭成功時代祭天場所,也是當時台南市區地勢最高的小丘。測候所採同心圓設計,中央是風力塔,外牆18邊18角,2扇門對準東、西方,每面牆輻射角度20度,「俯看就像個羅盤」,那個方向有特殊氣候變化,「不用儀器也能定位」。

他表示,中央圓柱型的風力塔高逾12公尺,外型像胡椒罐,居民稱為「胡椒管」,早年周邊沒有大樓阻擋,站上搭頂台南市區一覽無遺,天氣好可遠眺高雄大崗山及壽山。日治時代在台北、台南、澎湖興建同心圓建築的測候所,台北、澎湖測候所已毀壞,台南測候所是僅存最古老的氣象建築。

秦新龍表示,黃斌教授將介紹台南測候所的歷史、建築特色及修復過程;聽完演講再仔細參觀測候所,不難體會測候所建築之美,觀迎民眾來趟知性之旅。

【2009/04/17 聯合報】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4852300.shtml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貳拾冬反症

正國歪家蔭損濟,馬急吹狗螺聲迴,使弄牽魂附厝體,癡迷胡亂停也未?

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

轉貼笑話一則...XD

期末考睡過頭這種蠢事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

馬的...
我整個學期都沒有翹課...
作業也都準時交...
期中考還考92......
上課也很熱切地加入討論...
為什麼...
為什麼我會在期末考那一天睡過頭!!!!
期末考佔學期成績的百分之六十啊!!!!!
馬的!!!!!

算了~再多恨意也無法改變什麼了....
就在我帶著"再也不要睡過頭"的決心去全國電子救甘興買無敵大鬧鐘時...
接到了教授的電話....



"....對不起....老師把妳的期末考考卷弄不見了....

怎麼找都找不到......

妳期中考考92.....老師期末成績直接幫妳算90分會不會太少??"

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淡水殼牌倉庫將成私人教室?

淡水殼牌倉庫 將成私人教室?

淡水鎮縣定古蹟「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殼牌倉庫)耗資6、7千萬元,歷經1年多的工期,預定今年7月底修復完工,據傳縣府有意提供給朱宗慶打擊樂團使用,地方文史人士疾呼「不要把古蹟變成私人音樂教室」。

台北縣文化局長卿敏良指出,殼牌倉庫的建築物目前屬於淡水文化基金會,土地屬於國有,朱宗慶打擊樂團看過很多地點,是否落腳淡水還未定案,也有其他劇團想使用,目前都還未決定,未來不論做何用途,完工後都需徵得淡水文化基金會及國有財產局的的同意,縣府以提供公益性、公共使用為原則,會通盤考量最佳的使用方式。

殼牌倉庫總共有4座大型倉庫、3座小型建物,都是紅磚的殖民式建築,儘管當年是堆放油品的倉庫,但建築工法在當時堪稱最新穎形式,外觀典雅,但因油氣沖天,當時淡水人稱它「臭油棧」。

不料,1944年美軍空襲台灣,存放上千噸油槽的倉庫中彈,大火連燒3天3夜,二次大戰後,國民政府接收成國有財產,但殼牌倉庫認為屬於私有財產,和政府官司纏訟數十年。

台北縣政府在2000年前將倉庫列為縣定古蹟,但殼牌倉庫卻將地上物捐給淡水文化基金會,而不願給對打官司的政府機關。2006年國有財產局以佔用國有地為由,向文化基金會要求繳交4030萬元租金,經過立委林淑芬協調,才以縣政府佔用為由,全數取消,並由縣府主導修復再利用計畫。

不過因為得標的修復團隊疏失,其中1棟大型倉庫牆面,在2007年一度崩塌,引發國寶級工藝大師莊武男與多位建築界人士抨擊。

殼牌倉庫預定今年7月修復完工,國產局也要求文化基金會未來依法1年要繳納300萬元租金,否則將把土地收回。

令基金會苦惱的還不止如此,傳出縣府有意將修復後的倉庫,提供給朱宗慶打擊樂團使用,讓地方文史人士為之氣結。

地方人士指出,殼牌倉庫有如淡水的發展史,歷經數度轉讓、不同國家的使用,見證淡水從開港以來的繁盛興衰,朱宗慶是私人營利單位,古蹟修復再利用應朝向公共服務方向,豈能變成私人音樂教室!希望縣府重視地方民意。

文化局表示,會朝向公共服務使用。

【聯合報╱記者林敬殷/淡水報導】2009.03.28 03:18 am

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ADSL電路費應從500降到60元

消基會:ADSL電路費 應從500元降到60元
【經濟日報╱記者林茂仁/即時報導】2009.03.26 12:30 pm
消基會3月26日召開記者會,要求ADSL電路費應從500元降至60元,並呼籲NCC應重新檢討電信資費公式,並介入調查。

4月1日起將調降手機資費及ADSL電路費,依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2006年12月調整電信計費公式,要求業者自2007年起連續3年調降,ADSL電路費每年降5.35%、手機月租費中單價最高資費和預付卡降幅4.88%。

調降4.88%後,我國行動電話費仍比香港貴6.8~8.3倍,ADSL價格比日本貴4倍,電路費比日本高出2.9~8.5倍,消基會抨擊不合理。

消基會指出,ADSL等電信費用居高不下的重大關鍵理由之一,就是中華電信收取電路費,無論租用哪一家ADSL,都要收取電路費給中華電信,電路是中華電信最後一哩的建設費用,在佈線之初,「電信局」使用納稅人稅收興建,應為全民共有,不應成為中華電信資產,坐收電路費暴利。

消基會認為,電路費的收取應比照日本酌收約新台幣56元,以目前ADSL戶數約4,311,600戶來說,每月收56元收入亦達2.4億元,足以分擔設備維護費用。
【2009/03/2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NEWS/LIFE/BREAKINGNEWS9/4811507.shtml




消基會:ADSL電路費應降為60元
【中央社╱台北26日電】2009.03.26 12:47 pm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今天表示,台灣ADSL最高速率竟比日本最低速率差8M/640K,落後許多,價格還比日本貴4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應檢討將ADSL電路費降為新台幣60元。

消基會今天召開「ADSL電路費應從500降至60元!消基會要求NCC應重新檢討資費公式並介入調查!」記者會。消基會提出數點質疑,據以要求NCC應檢討、要求業者再降ADSL電路費。

消基會表示,4月1日即將調降手機資費及ADSL電路費,依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6年12月調整電信計費公式,要求業者自2007年起連續3年調降,ADSL電路費每年降5.35%、手機月租費中單價最高資費和預付卡降幅4.88%,

消基會指出,以日本YAHOO!BB的ADSL費用為例,只需付165元日幣的電路費予「NTT東日本」,換算台幣僅56元,且不因消費者申請速率較高而提高電路收費;反觀台灣就算調降費用後,也需支付160.9到473.25元不等,較日本高出2.9到8.5倍,收費不合理。

其次,以日本YAHOO!BB的ADSL與中華電信的ADSL費率及資費進行比較,日本ADSL最低速率為8M/0.9M起算,最高可達50M/3M費用為4405日元(約新台幣1497元);反觀台灣ADSL最高速率竟比日本的最低速率差8M/640K,也要價999元。

若換算下載頻寬,以日本50M/3M費用為4405日元(約新台幣1497元)計算,1M可以用約30元買到;而台灣以8M/640K速率999元計算,1M就要用124.9元才能買到,是日本的4.2倍。

再者,台灣的行動電話費率和香港進行比較,發現調降4.88%後的價格,仍比香港貴6.8到8.3倍,若要降至與香港等同價錢,尚有高達8到9成的降價空間。

消基會並計算中華電信行動通訊業務收入現況,截至民國98年1月行動電話用戶數達895萬428戶,若每戶每月省31到53元,則中華電信業者每月僅少收約2.8億到4.7億元。

又以中華電信2月份的營業收入計算,光行動電話業務就高達59億元,扣掉業者若真調降4.88%後,營收仍高達54到56億元,還不包含行動電話業務以外的收入。綜上所述,消基會主張ADSL電路費應降為60元。

【聯合晚報╱記者王慧倫/即時報導】

針對手機資費與ADSL電路費再次調降,消基會批業者只針對手機月租費單價「最高資費」及預付卡降收4.88%、電路費降5.35%,幾乎八成的消費者根本享受不到降價福利,即使連續降價,台灣ADSL電路及手機2G通話費仍比日本、香港高,消基會批:「ADSL電路費應一次到位降到60元,NCC、公平會也應主動調查,別只讓消費者乾爽,要實際受惠。」

【2009/03/26 中央社】
http://udn.com/NEWS/LIFE/BREAKINGNEWS9/4811544.shtml

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回想那段台南美國時間

地方新聞 > 地方政府 府城美國學校夷平逾30年 市府將立碑紀念
2009/03/25 13:21:18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25日電)美軍協防台灣期間,府城也有一間美國學校,只是這間美國學校早在30多年前就被夷平,許多府城人也不知道這座學校的存在,台南市政府計畫在原址立碑,紀念美軍在台史實。

台南市的美國學校,位於長榮路及開元路口,夷平後,幾乎被人遺忘,市府去年9月宣布將蒐集學校的資料,以利舊址規劃為公園綠地。

市長許添財今天在市府和國防部長陳肇敏會面時,也提到這間美國學校及市府將在舊址立碑紀念的事,許添財說,連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楊甦棣和哥哥,都曾在這所學校就讀過。

不過,市府在蒐集資料方面並不順利,即使找上亞洲蔬菜中心、亞洲航空公司、當地報紙中華日報,這間美國學校的資料還是很欠缺,連當地居民的田野調查,市府也找不到人問。

市府資料顯示,這間美國學校校名為「WainwrightHigh School」,建於民國50年代,直到台美斷交,美軍撤出台灣後,移交給亞洲蔬菜中心關校拆除;學校性質是美軍軍眷學校,讓美軍軍眷子弟在駐外期間,仍能和美國本土教育系統接軌,學業才不會產生落差。

學校是紀念美國陸軍四星上將溫賴特將軍(Jonathan Wainwright),這位將軍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美軍駐守在菲律賓呂宋島的司令,也是日軍攻陷菲律賓後,當時盟軍官階最高的戰俘,曾被囚禁於台灣,再被送到滿州時,被蘇聯紅軍解救,獲頒美國國會榮譽勳章。

府城目前的美國學校舊址,放眼望去,只剩一小段班駁的石牆及1座疑似當年遺留的倉庫,其他都成了公園,面積約1公頃,土地所有權屬國防部及國有財產局,由台南市政府代管。980325

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SearchDate=&pNewsID=200903250112&pType1=LG&pType0=LOC&pTypeSel=0




自由時報即時新聞/生活【17:55】
重現南市美國學校不易 但居民記憶鮮明

〔中央社〕位於台南市開元路及長榮路口的斑駁石牆內,曾是美軍在台南市的軍眷學校,早在歷史洪流中被夷平,重現歷史原貌難上加難,連市府也束手無策,但在早年居民心裡,回憶依舊鮮明。

台南市的美國學校,許多府城人不復記憶,市府有意立碑紀念,卻苦於資料蒐集不易,亞洲蔬菜中心、亞洲航空公司、地方報紙資料室都翻遍了,半年來還是模模糊糊。

1名南投縣江姓國小老師在部落格中(Gaxiong註:此BLOG為『嘰哩呱啦ACE─南投縣永興國小江明勳老師的部落格』),卻詳述幼年時住在這座美國學校旁的回憶,讓市府官員大為尷尬,原來最重要的田野調查,市府並未落實。

這名老師今年1月中旬回老家領消費卷,對老家後面「美國學校」來龍去脈大感好奇,開始展開調查,他說,老爸曾提起,疑因韓戰的關係,美軍的飛機裝備工廠曾在台灣,這所學校是美軍軍眷讀書的地方。

江老師說,小時候,從圍牆外張望,這座學校有點像是美國鄉村的地方,有6、7棟木屋及平整草皮、大樹。

江老師更在美國海外學校文史協會中找到「TAIWANWainwright,Jonathan ES/HS Tainan」的記載,1953年成立時稱為「Tainan MAAG School」,1955年蓋好第1棟校舍時改名為「Tainan American ElementarySchool」,1960年再改名為「Jonathan M.WanwrightHigh School 」,1976年關閉,另有校友會長JoyHarper Bryant的連絡方式。

江老師也找到校名中的人名Jonathan M.Wanwright ,可能是紀念Jonathan Mayhew Wainwright;根據台南市東興公園內,日本駐台灣軍司令官本間雅晴1941年的題字石一文中指出,此人是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將軍,是麥克阿瑟將軍的手下。

江老師2月2日在部落格發表他的調查發現,也就是資料蒐集只花了半個月,市府官員看到後臉上無光,直嚷著已準備好的碑文歷史沿革要修改,官員說,這所學校早有校友會,市府卻一無所知,還想說可能會有校友成立校友會。

也有官員認為,連曾在這所學校就讀的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楊甦棣,都不了解這所學校的歷史,似乎也不能太苛責市府調查單位,但不管如何,資料是愈多愈好。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194716&type=%E7%94%9F%E6%B4%BB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誠品書局也周功鑫、郭冠英?


上圖是在誠品書局網頁查詢本書之結果。(至20090324一樣)
若要去訂書,你我真的可以寫出正確書名嗎?要寫『別冊太陽:台北故宮博物院』
還是書本封面之『別冊太陽:國立故宮博物院』?



來看看三民書局網路查詢結果,真是圖名相符。




看看事主─國立故宮博物院網頁登記資料(入網頁後再行找尋),應該是最正確。
很明顯就是『別冊太陽:國立故宮博物院』。



難道這就是誠品書局為了從2007年「開始計劃進軍中國」,
到前陣子誠品書店廿周年慶還在說要「計畫兩年內跨足中國」,得改變之事?

再看下圖在博客來網路書店找尋結果......
咦?居然博客來也可以看見這本書封面是『別冊太陽:台北故宮博物院』!

那博客來到底是......?......來仔細看一下博客來對這本書描述:
『台北故宮博物院藝術典藏鑑賞圖鑑
台北 故宮博物院
* 上架日期:2007 年 07 月 09 日
* 語文:日文
* 出版日期:2007 年 07 月 15 日 』

原來本書是日本先出版,根據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資料(見上圖)為:
別冊太陽-國立故宮博物院
這本由日本極具公信力的平凡社編輯出版的「別冊太陽」,以「工藝」、
「繪畫」、「筆墨」、「緙絲刺繡」、「宗教雕塑」等分類介紹本院重要收藏系統
。用詞細膩、圖片精美,為讀者提供了一條通往故宮典藏菁華的蹊徑,在日本極受
歡迎。本次引進中文版本,以饗國人。

ISBN:978-957-562-538-2
依據三民網路書局資料可知主編者(見上圖)為:湯原公浩。

到底是誠品書局員工教育訓練出問題?
而出現「周功鑫、郭冠英」症頭?
或為佈局中國只得依照「一個中國」原則,如此撰述?
還是配合馬英九『「外交休兵」還不爽追求「雙重承認」

莫名臺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