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旁徵新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旁徵新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有錢沒錢

有錢的可以:

被說--多情、--富有女人緣、--娶同學女兒
(這種老少配不就跟當年在日本的『孫宋私奔』很像?)
但為什麼不會被說好色?


沒錢的要解壓就會變成:......

XD...學歷很高又考研究所榜首也沒用啊!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誠品書局也周功鑫、郭冠英?


上圖是在誠品書局網頁查詢本書之結果。(至20090324一樣)
若要去訂書,你我真的可以寫出正確書名嗎?要寫『別冊太陽:台北故宮博物院』
還是書本封面之『別冊太陽:國立故宮博物院』?



來看看三民書局網路查詢結果,真是圖名相符。




看看事主─國立故宮博物院網頁登記資料(入網頁後再行找尋),應該是最正確。
很明顯就是『別冊太陽:國立故宮博物院』。



難道這就是誠品書局為了從2007年「開始計劃進軍中國」,
到前陣子誠品書店廿周年慶還在說要「計畫兩年內跨足中國」,得改變之事?

再看下圖在博客來網路書店找尋結果......
咦?居然博客來也可以看見這本書封面是『別冊太陽:台北故宮博物院』!

那博客來到底是......?......來仔細看一下博客來對這本書描述:
『台北故宮博物院藝術典藏鑑賞圖鑑
台北 故宮博物院
* 上架日期:2007 年 07 月 09 日
* 語文:日文
* 出版日期:2007 年 07 月 15 日 』

原來本書是日本先出版,根據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資料(見上圖)為:
別冊太陽-國立故宮博物院
這本由日本極具公信力的平凡社編輯出版的「別冊太陽」,以「工藝」、
「繪畫」、「筆墨」、「緙絲刺繡」、「宗教雕塑」等分類介紹本院重要收藏系統
。用詞細膩、圖片精美,為讀者提供了一條通往故宮典藏菁華的蹊徑,在日本極受
歡迎。本次引進中文版本,以饗國人。

ISBN:978-957-562-538-2
依據三民網路書局資料可知主編者(見上圖)為:湯原公浩。

到底是誠品書局員工教育訓練出問題?
而出現「周功鑫、郭冠英」症頭?
或為佈局中國只得依照「一個中國」原則,如此撰述?
還是配合馬英九『「外交休兵」還不爽追求「雙重承認」

莫名臺灣政策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林增祥嗆水仙毅亂放謠言

只愛打扁而幾不關心運動之TVB...S2100居然數落起世界棒球經典賽『中華代表隊』,
真是蔚為大觀。還讓水仙毅在叫叫叫,果然被7-11獅隊總經理林增祥電!活該!
科科科......感覺林華韋教練就是一直在憋笑!XDXDXD

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

安平新景點:朱玖瑩故居

今年新春台南市政府為拼文化觀光財新景點:書法家朱玖瑩故居,
就在德記洋行隔壁(這角度是從走下樹屋第三期工程:步道看過來。)

他在1952年接任財政部鹽務總局局長兼台灣製鹽總廠總經理,



當時台鹽就在德記洋行,於是乎......(此角度由朱玖瑩故居看向德記洋行)



大家最熟之朱玖瑩作品就是:(圖來源)

其淵源可見這剪報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09年3月1日 星期日

另照安平樹屋

臺灣台南安平樹屋本德記洋行倉庫,不過現在名氣已超過德記洋行,
台南市政府當然不會放棄這個花錢投資再賺錢的好機會,
(但要去維護某些文物好是有點困難啊─詳『自由時報:疑似日治軍官題字石 遭破壞』)
隨著第三期工程增建完畢,現在到樹屋可以登上步道去眺望鹽水溪風景鳥況!

樹屋照片好多人貼過,現在就獻曝了...




↑樹木生長速度有時很難想像,現在記錄下來,以後說不定通道更小!



↓以下三張是樹屋大景觀,有樹幹碰上樑柱之山不轉路轉氣概外,
還有著『露出馬腳』之態!
(重點非出櫃,是偷吃及婚外情....我在說什麼啊....XD)












弓箭。天然ㄟ尚好!



↓以下是樹屋三期工程圖,以及登上步道後眺望鹽水溪...





立起海角七號,秉心期待SeediqBale

是這樣,因為原先海角七號破億串聯貼紙好像被原址取下而消失,最後印象共有690人。
海角七號立下時代里程碑,魏導也正加緊腳步規劃下部片子SeediqBale─賽德克-巴萊
所以,也就更新邊欄啦!將最底下有關海角七號取消囉!

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

哈士奇學I Love You

昔有鸚鵡學舌,今有哈士奇學I Love You...

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馬英九前世女真人?王金平前世鄭克塽?

不知這位大天后宮主委還能夠說出什麼話來?這是20090204週三B4南市新聞版,
此新聞只在自由時報地方版,其網站沒有...這也是自由時報在網路頗弱處。

新聞照:左為賴清德,右為曾吉連。
此轉述通靈人士說法,真是拍馬大絕!曾主委啊!受教了!
我懶打那麼多字,就附上照片請大家看........................................................

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果真是臺灣『特區』^^

在此曾發表過『翰林出版社之賣台講義』而被綠油油發現並轉貼而引起聲討浪潮,終而迫使出版社不得不出面公開道歉並改之。

隨著參閱各BLOG文章資料等等,『特區』這名詞,變的有趣。
直到昨日在自由時報看見陳儀深〈「美國護照」官司平議〉一文(20090210)
提到蔣介石對陳誠說過『台灣在對日和約未成立之前,
不過為我國一托管地帶性質』...
又加上雲程大大這篇〈補充:陳儀深〈「美國護照」官司平議〉文〉,
論及:『蔣介石在1949年一句台灣是「我國一託管地」性質,
就證成了台灣問題非「國共內戰」問題,從而也非「國共平台」可解』,
以及『1949是這樣,1951與1952沒變化,2009,當然也「毫無變動」。
託管的管理權力是來自盟國賦予「蔣介石元帥」(Generalissimo Chiang-Kai-shek)的佔領權力,給蔣而沒給中國』...

也更概以凸顯臺灣果真是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盟國給蔣介石託管權力下,
迄今未解決主權領土爭議之『特區』。
-------------------------------------------------------------------------

「美國護照」官司平議 ■陳儀深(2009.02.10)

二○○九年二月五日,林志昇等人要求美國政府應發給其「美國國民護照」一事,在華盛頓特區的上訴法院開辯論庭,之後何時宣判尚不知悉。惟因前大法官城仲模出席並支持此項告訴行動,在國內引起的討論方興未艾。

個人曾於二○○七年八月七日在自由時報〈台灣地位論述總整理〉,將林志昇、何瑞元的美屬論列入「尚未獨立」這一大類中的一個小類,同時指出此說具有「脫中」作用而且有別於五一俱樂部之以成為美國一州為終極目標,故不必敵意對待,它自己要面對的困難是:美國政府的立場已一變再變。最近,美屬論受到較大的批評則是,焉知美國不會把台灣交給中國?拿這種「邏輯上可能、事實上不可能」的事來質疑,林志昇當然不會服氣;至於斂財、欺騙之類的批評屬於人身攻擊,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由於林志昇並不是馬總統或昔日的陳總統,就代表性而言只是他個人與美國政府打官司,所爭的是護照的事;何況美國是三權分立的國家,法院不可能透過這種判決來確定台灣的領土歸屬或台灣人的國籍問題。換句話說,儘管美國在二戰以後因循苟且,在台灣問題的處理上犯了一些錯誤,但是在一九五二年舊金山對日和約之後,尚有一九五四年的共同防禦條約、一九七二年的上海公報、一九七九年的台灣關係法等等,數十年的外交政策所建立的有意模糊結構,也可以說是與中國打交道的結果,怎麼可能透過一個法院的判決予以改變?所以此種官司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想要捐款的人也應量力而為。

不過,既然未來的大選或公民投票才是決定台灣前途的關鍵,就不妨承認林志昇等人推銷「美屬論」也有積極作用,它參與提醒大家回到二次大戰的局勢以及戰後殖民地歸屬問題,來思考台灣地位,才不會落入中國國民黨長期戒嚴所灌輸的一中意識形態。二○○五年國史館出版的《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台灣篇),提到一九四九年他擔任台灣省主席時,曾接到蔣介石的電諭:「台灣在對日和約未成立之前,不過為我國一託管地帶性質,何能明言為剿共最後之堡壘與民族復興之基地。」可見蔣介石或他的幕僚內心還是清楚的,只是廣大的台灣人民和中國人民被蒙在鼓裡。

一旦在觀念上得到更多的釐清,在現實上美國的支持足以抵銷中國的威嚇,那時台灣人民的公民投票才是終局裁判吧!(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會長)

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

中國央視自焚樓

自己看吧!這火真燒到烈焰沖天,照耀中國(影像檔源)管制新聞之智慧!
這也好像正是時候,突顯南藝大邀請張銘清來臺灣談媒體而發生跌倒事件,


TaiwanYes 尋找更多像這類的影片。

而近期即將開庭身理此案也已發文給張銘清並請之...
這把燃燒怒火似乎來的巧!
也向在這火災受難者致哀。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陳柔縉:臺灣鐵道旅館 追憶百年風華

http://fe1.udnnews.com/NEWS/OPINION/OPI4/4614370.shtml

陳柔縉:臺灣鐵道旅館 追憶百年風華
一九五四年,美國大聯盟全壘打王狄馬喬和瑪麗蓮夢露到日本度蜜月。各國記者殺到東京,對一代尤物的興趣遠高過棒球明星。記者會上,有人問夢露晚上穿什麼睡覺,她笑答:「香奈兒五號」。這句話從此成為時尚界永恆的名言,因為「香奈兒五號」是一款香水。瑪麗蓮夢露自曝裸睡的地點,正是她下榻的帝國飯店。

歷史少不了地點,而高級旅館美輪美奐,名人穿梭,更是上演要聞逸事的大舞台。蔣經國訪美遇刺,在飯店門口;陳雲林來台引發政治波瀾,也是繞著飯店在轉。


這個月初剛滿百年的「臺灣鐵道旅館」,既是台灣第一家西式旅館,也是一家充滿歷史故事的飯店。一九○八年,縱貫鐵路通車,如同東京車站設鐵道旅館一樣,總督府在台北火車站廣場的對面,新光摩天大樓連同旁邊舊大亞百貨大樓的基地上,仿英國十七世紀宮殿,建造紅磚三層樓的鐵道旅館,十一月一日開幕。

百年前,由館前路那邊的門口進入鐵道旅館,一股濃烈的西風迎面襲來。走動的服務生,穿標準西式的白衣黑褲,端著英國製的杯盤;西洋樂隊演奏著非台灣人熟悉的曲式;地下室的酒窖,藏著法國葡萄酒;理髮室執刀剪的小川師傅,由帝國飯店招聘而來;門口的大型行李,有升降梯載上二樓。頭上還垂著長辮子的台灣人開始在這裡吃最正式的牛排西餐,雖然,還會用手指剔牙。

鐵道旅館毀於一九四五年的戰火,之前,一直是日本時代台北最體面的聚會首選。一九三一年,美國扶輪社傳入台灣,台北扶輪社就在鐵道旅館成立,每周二中午例會也選在此地。當時台籍會員包括新象負責人許博允的祖父許丙、台泥前董事長林柏壽等人。

82年前 在這裡為蓬萊米命名

日本時代,許多中國人渡海來台經商或做工,像人力車伕多來自福建莆田,浙江溫州人多補鍋補傘,理髮、裁縫和飯館廚師三個拿刀的行業則以福州人為主。為了眾多的旅台華僑,一九三一年,中華民國設立駐台總領事館。一九三三年,新總領事鄭延禧和他的法國籍夫人到任,那年十月十日中午辦了一次層級最高的雙十節酒會,地點也在鐵道旅館。

一九二六年,台灣銷往日本的米想要取個響亮的名號,請總督伊澤多喜男命名。四月二十四日那天,殖產局長片山三郎踏入鐵道旅館,手握著日式布包,站上米穀大會的主席台,台下屏息以待。片山打開布包,拿出一封命名書,謹慎開封後,大聲念了兩遍「蓬萊米、蓬萊米」,底下掌聲雷動,台灣米從此有了漂亮的名字。

鐵道旅館的故事三天三夜說不完,她的百年生日卻那麼安靜,真教人不捨。假如也能以鐵道旅館來記憶蓬萊米,就像從東京的帝國飯店來述說香奈兒五號,歷史該多麼興味盎然。

【聯合報】2008.11.24 02:03 am

陳柔縉:山葉鋼琴在台灣 戰前曾活躍

進入己丑牛年,也是2009年2月份第一篇,
就用這篇約略談論到『戰前』、『戰後』,
猶如完美滑球般擦到歷史記憶(或技藝)傳承之好球帶揭幕。

現今臺灣如果沒有很多人堅持與清明,很多歷史都在1949年之後創新,
透過各級教育內容一一『教化』人民,
刻意彰顯國民黨領導之中華民國政府敗逃轉進並統領臺灣之功業,
從過往某些學校會出現統一日期之校慶或從未提日治時期校史就略知。

這斷層歷史教育是徹底羞辱1949年後之臺灣人民,優越部份外省貴族感。
真不知這種復原真相歷史工作能進行幾時?
也許做一步算一步吧!
--------------------------------------------------------------------------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4645917.shtml

【聯合報2008.12.16 02:41 am

陳柔縉:山葉鋼琴在台灣 戰前曾活躍

不久前,功學社創辦人謝敬忠過百歲生日,報紙新聞形容謝老先生是「山葉鋼琴引進台灣的推手」。乍讀這一句,並沒有錯誤;謝敬忠代理進口日本山葉鋼琴已近四十年;然而,另一個事實是,謝敬忠一九一一年出生時,台北西門町就有人在販售山葉鋼琴了,如此一來,這句話又顯得怪了。

明治年代 山葉寅楠創立
山葉鋼琴由山葉寅楠創立,他的父親是德川幕府下一個藩裡的武士,負責天文事務,整天跟一些西洋器械為伍,山葉寅楠耳濡目染,在明治維新的年代,到長崎跟洋人學製造西洋時鐘,又到大阪一家醫療器械製造店任職,一八八四年,再被老闆派到今天靜岡縣濱松市的支店任事。

有一天,濱松城旁濱松尋常小學校的風琴壞了,山葉寅楠一雙巧手,不一下子就修好。他看著風琴,心想這部美國製風琴要價四十五圓,若他來仿製,一台只要三圓。心動加上行動,山葉寅楠和一個助手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一部風琴。因緣巧合,從此走入造琴的世界,成為日本國產鋼琴的元祖。

不過,山葉先生自製第一台風琴,靜岡當地的學校反應不佳,他把琴運到東京,找「音樂取調所」(今東京藝術大學前身)留美的名教授伊澤修二「看診」。伊澤診斷這部風琴「音不準」之後,山葉寅楠並沒有被擊潰,反而留下來填補不足,在那裡學了一個月的樂理。

一八八八年,山葉風琴製作所創立,一八九○年代就有許多進展,除風琴外銷到東南亞,三個音叉交錯的標誌在一八九八年誕生,公司也改組為「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二十世紀初,慶親王奕劻的長子載振遊日本時,訂了山葉鋼琴,山葉寅楠還親自去一趟中國,給貝勒爺送琴。

一八九五 山葉鋼琴來台
一八九五年,台灣開始被日本統治,山葉鋼琴更一腳就踏進來。初期,一位叫「上田常吉」的老闆開的「上田屋」,經銷山葉鋼琴。後來,鋼琴市場大到山葉自己的「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索性來台設點,台灣「出張所」〈分店〉就在台北最熱鬧的榮町三丁目(今衡陽路)上。山葉鋼琴的廣告也散見報紙和書籍雜誌,還推出分期付款的優惠。

戰前,學習彈鋼琴已普遍到一定程度。宜蘭公學校在一九二五年有鋼琴時,曾經認真舉辦了「始彈式」。台中霧峰的富豪林獻堂一九二九年給女兒購置鋼琴做為嫁粧。淡水中學有琴房,音樂家陳泗治每天半夜溜進去,拿毛毯遮窗戶隔音,熱切練上一小時鋼琴才甘心。男人學琴有之,當鋼琴調音師的男子也出現了;一九三○ 年,一對情侶縱身跳軌自殺,十八歲的楊姓男主角就是台中的調音師。

戰前鋼琴的世界如此多樣,山葉鋼琴在台灣也如此活躍,所以,添加「戰後」兩個字,描述謝敬忠是「戰後引進山葉鋼琴到台灣的推手」,才符合完整的史實。

多加了「戰後」兩個字,一件小事,卻意謂台灣還有一個戰前的世界,並沒有被遺棄在台灣社會記憶的荒漠。(本文作者為作家)

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百年石獅 顧便所20年

百年石獅 顧便所20年2009-1-6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an/6/today-love3.htm
〔自由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
彰化縣北斗鎮有一對命運坎坷的日本石獅子!

日治時期,它們被擺放在神社前鎮守日本神靈,隨著日本殖民統治結束,神社解體,被遷到當地著名的奠安宮為媽祖婆看門,沒想到奠安宮整修時的舊「廟殼」於民國77年被搬到台灣民俗村後,這對石獅仍留
在廟內,結果命運更悲慘,竟被丟在公廁前。

百年石獅淪為「顧便所」,全國絕無僅有,地方文化人士心痛無比,所幸新的一年已傳來好消息,這對頗有歷史價值的石獅將「一洗臭名」,廟方斥資1千8百萬元蓋香客大樓,未來石獅將風光屹立大樓正門前。

這對石獅現正擺在廟殿後方的文物房正門前,
文物房緊鄰公廁,日本石獅屹立在公廁門口,臭氣熏天,廟方決定在原地起建香客大樓,將石獅擺在正門口。(記者顏宏駿攝)
公廁旁正是小吃街,由於公廁乏人管理,髒臭不堪。

石獅的雕工細膩,表情生動自然,多年來任憑風吹雨淋,表面已長出青苔。地方文史工作者謝瑞隆說,兩隻石獅最初位於北斗神社的鳥居正前方,
兩隻石獅(紅圈處)最初屹立在北斗神社。(顏木炎提供,記者顏宏駿翻攝)
日本戰敗投降,國民政府把神社拆除,原址改建為現在的北斗家商,石獅被移到當地著名的信仰中心奠安宮正殿前。北斗神社拆除,兩石獅被搬到奠安宮前,圖中舊奠安宮尚未拆除。(謝瑞隆提供,記者顏宏駿翻攝)

謝瑞隆說,民國77年奠安宮廟殿主體進行整修,舊「廟殼」移往台灣民俗村展示,但許多歷史文物仍留存奠安宮,並統一集中在文物房,這對石獅也算是文物之一,可能是因重量過重,先被放在文物房門口,後來因不易徒手搬入房內,就一直放在門口至今。

愛抽菸神明 原來是善紳「王雞屎」

愛抽菸神明 原來是善紳「王雞屎」2009-1-6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an/6/today-love2.htm
自由時報記者黃文鍠/台南報導

台南安平西龍殿有西龍殿抽菸的神明,原來是地方善紳王雞屎的雕像。 (記者黃文鍠攝)一尊身穿民初服飾、咬著煙斗的神像,
由於年代久遠,連廟中執事人員都不知來處,一直被閒置在偏殿角落,日前廟中主神開示,表示神像是地方傳奇人物王雞屎的塑像,要求讓祂重返神桌共享香火。

怪的是,事隔數日,已經搬遷他處的王雞屎後人竟然來到廟中,表示受到神明指示回來「尋根」,過程令人嘖嘖稱奇。

位於安平古堡旁的西龍殿,主祀池府千歲、曹飛大仙(俗稱三大帝),是當地王城西社區的信仰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偏殿內的這尊神像,造型相當特殊,沒有一般神像「貼金」、繡袍、官帽,而是相當儉樸的造型,最特別的是,高度大約20幾公分的雕像,含著一管約30公分的煙斗,令人過目難忘。

工作人員指出,這尊神像在廟中已經歷多任管理委員,一直被閒置在偏殿角落,研判歷史超過50年,由於都沒有交代來歷,因此究竟是哪位神尊,以及為何有此獨特造型,一直成謎。

半個月前,工作人員在廟口泡茶時,三大帝乩童突然起乩,先是詢問大家是否知道這尊神像來歷,眼見眾信徒茫茫然,才表示這是廟旁早年聞人王雞屎的雕像。

神明表示,王雞屎生前行善照顧地方,死後化為地方保護神,但因神格尚未達到土地公的標準,加上王雞屎生前喜愛抽菸,因此才以這種特殊造型出現。

眾人聽後恍然大悟,將雕像請上神桌,按時祭拜;無獨有偶,數天後,已經搬離安平多時的王雞屎後人竟然來到廟中,表示受到神明指示,要他們回到西龍殿「尋根」,原本還半信半疑,想不到真的看到先祖雕像,直呼神奇。

由於王雞屎喜歡抽菸,工作人員也不忘每天為雕像敬菸解癮,在鄉里間引為趣談。
王雞屎(前排左3)愛抽菸,連拍照時手上都還拿著菸。(圖安平文教基金會提供,記者黃文鍠翻攝)

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阿財!快派人去要姜紹祖所題楹聯

竹縣政府文化局長曾煥鵬認為
姜紹祖所題楹聯『不屬於古蹟或歷史建築』

,且楹柱
堆置在廟前廣場應該是「不得已」做法』

多呼應隆聖宮會計曾彥仁說『若相關單位對楹柱放置地點有好的構想或建議,廟方樂見其成。』

所以,阿財趕快趁你擔任臺灣文化古都開台府城─臺南市長最後一年,
替臺灣文化再多做點事。
趕緊派台南市文化處去要這被堆置在廟埕之姜紹祖所題楹聯來台南市,
讓台南市替無知無情之新竹縣寶貝這臺灣文物。
這比你想要率眾北上總統府抗爭阿九要推動「三都十五縣」,
意圖降格台南市,輕視臺灣文化發源地,更意圖打壓民主聖地還要緊!
...XD...
----------------------------------------------------------------------------

3都15縣府城降級 許添財抗議
2008-12-28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dec/28/today-p5.htm
〔自由時報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馬政府「三都十五縣」行政區劃,南市被降為「縣」,市長許添財昨日當面向立法院長王金平「諍言」,一定要請中央「亡羊補牢、懸崖勒馬」,勿成為歷史罪人,許添財並籲請市民向馬總統投書,共同為南市發聲。

王金平院長與市長許添財昨日參加台南大學一百一十週年校慶大會,許添財利用公開致詞機會,對「三都十五縣」表達強烈不滿。

許添財說,府城是台灣歷史文化首都,「三都十五縣」規劃將「府」變為「縣」,讓南市城市地位下降,全世界沒有這樣不重視文化的政府!

許添財說,「要污辱一個民族,從污衊文化開始」,他不能頭綁白布條去抗議,只好趁這場合為民請命。

王金平事後回應表示,南縣市爭取合併升格直轄市,地方有這樣的期待,他可以充分理解,不過,升格直轄市牽涉制度建立、地方制度法等議決,包括文化發源、民意反應、都市發展等條件考量,台南縣市合併升格,目前條件上尚有些距離。

王金平認為,未來「三都十五縣」規劃,主要是台北縣升格直轄市、台中縣市合併升格,因財政收支劃分,將造成財源排擠效用,南市變成「縣」,經費可能減少,才讓許市長如此心急,但若說南縣市合併不成就是歷史罪人,就言重了!


反三都十五縣 許添財要爭到底2008/12/29 19:43
http://www.cdns.com.tw/20081230/news/ncxw/T90016002008122919432361.htm
中華日報記者吳孟珉/南市報導
 總統馬英九指示推動「三都十五縣」,市長許添財痛批台南市「合併降格」、劫貧濟富,不但輕視台灣文化發源地,更有打壓民主聖地的意圖。如果中央繼續漠視民意,將號召市民北上抗議,而且「奉陪到底」。
 談到「三都十五縣」,許添財就一肚子氣,(站在一級古蹟赤崁樓及安平古堡風景照前,市長許添財誓言捍衛文化古都地位,抨擊降格為縣的不當。(記者吳孟珉攝))
表示國土規劃、行政區域組織再造是台灣百年大計,但他要問馬英九,到底要把台灣帶到哪裡去?空港和海港合一就有資格當成「都」,其他則統統矮化、窄化、降格,這對台灣國際競爭是很大破壞和打擊。
 許添財指出,馬英九痛恨貪污,但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所謂「三都十五縣」對三都是表面上的推崇,對十五縣市卻是當頭棒喝。台南市努力向上提升,安平港歷史風貌園區就是代表,但如果降格為縣,安平港充其量只是個小漁港,未來古蹟殘破,「城春草木深」,不會有人到此觀光,充其量只是來「憑弔」遺址。
 他並抱怨,三都十五縣作法從未與地方商議,中央至今態度是「不理不睬」,但難道台南市民會接受台南市變成和嘉義縣、雲林縣一樣縣的層級嗎?這是不分藍綠的議題。如果馬英九要一意孤行,他會奉陪到底。
 許添財說先等中央回應,否則將聯合台南縣率眾北上總統府抗爭,大台南有一百九十萬人口,中央必需給個合理交代。




姜紹祖題辭楹柱 拆毀棄廟前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峨眉報導】2009.01.04 02:47 am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4671249.shtml

新竹縣大華技術學院講師潘啟生,昨天在聯合報民意論壇發表文章,感慨抗日先賢姜紹祖在峨眉鄉隆聖宮所題楹聯,因重建遺墨被堆置廟前廣場10餘年,珍貴文物被如此對待,做法顯然草率。

電影「一八九五」上映後,讓人對帶領大隘先民抗日的姜紹祖印象深刻。姜紹祖在峨眉鄉隆聖宮大殿題辭的「義氣與山河並重、忠貞偕日月爭光」楹柱,13年前全廟重建,與廟中拆下的石柱、磴石等,堆棄廟前廣場。

潘啟生提到,姜紹祖所題楹聯,落款時間是光緒20年,亦即甲午戰爭發生之際,可能是他興兵前最後遺墨,也可能是全台僅存墨跡。

潘啟生說,民國85年舊台三線拓寬工程,造成廟宇左廂傾圮,決定全廟拆除重建,一座意義深遠的客家先民遺構,就這樣被拆毀了。

文史工作者姜信淇說,隆聖宮已有百年歷史,祀奉關聖帝君,規模雖不大,但建築與石木雕工精細,堪稱典型客家廟宇。
(抗日先賢姜紹祖所題的楹聯,目前堆置在峨眉鄉隆聖宮前廣場,文史工作者姜信淇感慨良深。記者王慧瑛/攝影)
姜信淇說,廟中一石一物記錄著先人披荊斬棘的血汗,見證先民生活的軌跡,彌足珍貴,建議相關單位應盡速與廟方研商,及時搶救,別讓可貴的文化財遭踐踏。

隆聖宮會計曾彥仁說,若相關單位對楹柱放置地點有好的構想或建議,廟方樂見其成。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長曾煥鵬說,該楹柱不屬於古蹟或歷史建築,楹柱堆置在廟前廣場應該是「不得已」做法,待富興老茶廠明年整修完成後,就能將楹柱放置在老茶廠內展示,眼前會先找個可遮蔽地點來放置這批文物。【2009/01/04 聯合報】




泣抗日先賢 歎遺墨任棄置
【聯合報╱潘啟生/大華技術學院講師﹝竹縣芎林﹞】2009.01.03 02:26 am
http://www.udn.com/2009/1/3/NEWS/OPINION/X1/4670480.shtml


最近「一八九五」這部電影在台灣上映了,看到先民不分族群的團結起來,跟日本的征台部隊進行搏鬥,不禁讓我回想起一段新竹大隘抗日先賢遺墨遭棄的遺憾往事。

一九九一年,我離開報社,到新竹客家庄擔任教職。每到假日,我喜歡帶著孩子們到新竹各地鄉間,領略不同的客家風采。廿年前的北埔是一個很淳樸、沒有任何商業修飾的客家聚落。當時還有一位攝影家阮義忠,在北埔拍攝了一本攝影集,依稀記得攝影家將北埔稱作「紅瓦厝之海」,可以想像當時漫莊磚瓦紅焰的景象。

當年在慈天宮前並沒有像今天一般滿布各式攤販,只有一家客家食堂和賣客家粄條的小餐館。在中午或者黃昏時分,帶著家人到這些小餐館用餐,然後在慈天宮前的廣場散步,是一家人悠閒、快樂的記憶。

另一個值得一遊的地方是在更偏遠的峨眉富興這個小聚落,當地有一座祀奉關聖帝君的地方性廟宇—隆聖宮,興建於一百多年前。一直到一九九五年左右,大體都還維持著百年前的樣貌。它的山門是用砂岩雕飾而成,斗拱、窗花和剪黏也都保留百年前的樣貌。雖然後殿曾稍事改建,但一百多年前廟宇的丰采仍維持得相當完整。只是在舊台三線拓寬工程中,廟宇左廂的屋頂跟山牆稍有破損,但並不嚴重。

更令人訝異的是,這座廟宇的大殿楹聯「義氣與山河並重、忠貞偕日月爭光」,竟是大隘地區墾首姜紹祖所題,落款時間是光緒廿年,亦即甲午戰爭發生之際。根據史料推算,當時的姜紹祖,應該未及弱冠。看著楹柱上略顯秀氣的楷體題辭,很難想像,一年後,這位年僅弱冠的客家書生,竟能有此號召力量,率領大隘先民,跟日本精銳部隊展開殊死搏鬥。

姜紹祖出師前檄書:「書幃別出換戎衣,誓逐胡塵建義旂;士子何辜奔國難,匹夫有責安鄉畿。」其所傳達保衛家鄉,不願淪為異族統治的決心,至為慷慨。及至孤軍兵敗,大勢難挽,殉難之際,猶還自輓:「邊戍孤軍自一枝,九迴腸斷事可知;男兒應為國家計,豈敢偷生降敵夷。」客家先烈,臨危不懼,從容就義,身殉家邦,至死不渝的精神,於今思之,尤為感佩。可惜這兩首絕命詩原稿皆已不存。隆聖宮大殿楹聯的題辭,可能是他興兵之前的最後遺墨,也可能全台僅存的墨跡。

隆聖宮的規模並不大,但是建築與石木雕工精緻,堪稱客家廟宇典式。然而如此珍貴的文化遺產,卻在鄉人無法領略其重要性的情況下,大約在一九九六、九七年間,因其左廂傾圮,而決定全廟拆除重建。一座形制優美、意義深遠的客家先民遺構,就在鄉人未審其奧的狀況下,被拆毀了。

這些被拆卸下來的窗花、雕刻、斗拱大都被堆置在廟前的舊茶廠中。聽聞鄉中耆老云:有些珍貴的窗花都被盜走了。而姜紹祖題辭的「義氣與山河並重、忠貞偕日月爭光」楹柱則與廟中拆下石柱、磴石、基砫堆棄廟前廣場,一無掩蔽,更無安置。先賢遺墨,遭棄若敝屣,令人慨歎。

在「一八九五」這部電影放映之後,希望台灣人民,能夠重新認識這位志士,也能夠重新思索我們要如何來保護這座島嶼上的山川文物、土地家園,進而擺脫附庸依賴的命運,奮起建構屬於台灣的主體意識與價值。【2009/01/03 聯合報】

2009年1月3日 星期六

台南市北極殿門神重現風采

原來如此。我於去年10月多到北極殿看到大門修復是這麼回事。
甚覺有趣,順便以手機紀錄如下:




大門(真是威嚴啊)正面







大門細部






修復工具(我也不懂那些是什麼啦XD)等




修復工具近照及大門背面


-------------------------------------------------------------------------
北極殿門神 風采重現
http://www.cdnnews.com.tw/20090103/news/ncxw/JAN000002009010222150200.htm

記者黃微芬∕南市報導

 國定古蹟北極殿由彩繪大師潘麗水畫的六扇門神畫作修復完工,為府城留下珍貴的傳統門神彩繪作品。此次修復由潘麗水之子、薪傳獎畫師潘岳雄(Gaxiong註:潘岳雄,照片左方者)領軍,傳承意味濃。(照片由記者黃微芬攝)
 北極殿創建於明鄭時代明永曆十九年(一六六五),廟內保留多數明清時期古文物,門神彩繪為潘麗水在民國五十九年配合三川殿修復的畫作;明間正門以翻天覆地的金龍為題材是台灣僅有的作品,左右兩側門為四大元帥「康趙高殷」,十分珍貴。
 市府及北極殿對這六扇門神畫作,曾委託南藝大古物維護所在去年三月進行調查研究;此六扇門神彩繪,以翻天覆地的金龍彩繪劣化最為嚴重,除了畫面不當添色外,彩繪底層的披麻更有多處空鼓與脫落,木板結構也有明顯變形龜裂。
 此次修復,由潘岳雄與南藝大古物所畢業的修復師吳慶泰合作負責。潘岳雄表示,這批畫作出自他父親的手筆,當時他亦在旁協助繪製,看到這些畫作損壞,心中的感觸外人無法體會,經過數月努力,總算讓畫作又恢復往日風采。
 北極殿祭拜玄天上帝,在神格上亦是帝王之尊,因此廟門主門彩繪金龍,用以象徵玄天上帝崇高的地位;雙龍一升一降,除了符合世人對龍登天潛淵的印象外,「翻天覆地」也隱含著玄天上帝無所不能之意。
 彩繪大師潘麗水(一九一四─一九九五)是台南府城人,從小受父親潘春源影響,喜愛繪畫,潘麗水傳承父親的建築彩繪事業,從人物表現受父親沉靜細緻、多頓筆線條的風格的影響,發展自己多乾筆、簡約,靜中有動的粗獷、勁挺風貌,北極殿門神屬潘麗水壯年時期作品。
2009/01/02 22:15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爆紅問題

看看這篇報導

就証明當天張銘清參拜完鹿耳門媽祖廟後就自以為上國大臣前鋒微服出巡,
不照原本行程,言而無信,
臨時起意脫隊離開原本有警方(不是便衣)維持秩序兼保護
之團體行程,

所以在台南市孔廟跌響臺灣國際名號一事,跟阿財市長無關。
台南市泛藍議員如姜滄員和一直想選市長之謝龍介等,
就別一直把張銘清跌股中國事件是為陰謀
,硬要跟扯上阿財。

要說,
只能說鹿耳門媽祖和孔子公真靈感。

不過,這位江解說員(哇!江老師,你好威啊!...XD...又不是江勁威)
看這報導:

虧你社會經驗還算豐富,
為何還痴迷中國共產黨統戰精湛演技不疑?

這些傢伙,就像陳雲林可以在臺灣說學逗唱,
看完『海角七號』後大演特演嚮往國境之南與馬拉桑小米酒,
回到中國後就可翻臉痛斥『海角七號』跟日本皇民化
有關...
(別管海角七號能否反攻中國,第45屆金馬獎「集結號」影帝就是重擊中國國民黨!
當集結號奪金馬》大陸影片汙衊我將領太甚』、『徐蚌官兵誰來憐』.......
看!不知耍冷態度黑人會不會說電影是藝術表現啊!扯啥國共政治歷史恩怨關係?)

咦?
這不跟台南市國民黨籍議員硬把張銘清跌股中國事件硬扯上阿財一樣嗎?

國共平台功能真大,果然在臺灣紛紛擾擾之經濟與政治都發揮不少國共合作成果。

人生好走兩萬元

套句Ogisan廣告曾說『人生就好像出來玩,時間到了也該到站下車回家』,
畢竟人都得終生。
自小有記憶始,所經歷過他人為長輩辦理後事之種種名目,
真令人眼花撩亂。
或許是族群記憶習俗背景使然,又或是能否掌控大局使然,
至少這位記者陳珮琦夠精簡。
(XD...如果投書自家報系民意論壇,身分就可以轉成職業工作者喔!
媒體文字運用真是奧妙...)

那,這會不會又是有從台北看天下意識使然?
就好像正替阿九擦懶貓屁股之台北市長阿斌教大家節能減碳可以多搭乘捷運,
(看!問題是臺灣全國也只有中國城有發達捷運交通網!)
除了台北地區,臺灣其他縣市也有相關類似處理事宜?

呃...不過聯合報系給員工家屬喪葬補助應該沒有台北市長那麼多吧?
所以應該不會像阿九辦阿齡後事一般節儉而變相有不少『收入』?

去去去...懷疑什麼呢?
人家阿九才是天下現實到很有遠見替她們家活人著想,
(沒想到上句竟出現兩家很冏...呃,不是冏,是很『九』之雜誌名!...XD)
金錢,畢竟還是要花在刀口上。
要好好活著看這群馬戲團政府又了那些雜耍。


-----------------------------------------------------
http://www.udn.com/2008/11/29/NEWS/OPINION/X1/4622178.shtml
2萬元 圓滿送老爸最後一程
【聯合報╱陳珮琦/媒體工作者(北縣三重)】2008.11.29 02:44 am

歲末寒冬,痛風病痛纏身多年的父親在十一月初往生了。說突然也突然,父親住進加護病房,隔天醫師就告知:「可能這一、二天…」走出加護病房,我己淚崩堤。

回到家中,思考該如何處理父親的後事。見識過葬儀社的繁文縟節;親朋好友的經驗,喪葬費至少一、二十萬元;年前,一位同業的父親往生,交由知名「禮儀公司」處理,喪葬費就花了八十多萬元;網路上,葬儀社、禮儀公司的費用項目表,洋洋灑灑,還有「內政部統計一般民眾喪葬費開銷至少卅萬元…」,看得讓人頭疼!

打定主意,不當冤大頭;自己跑到板橋殯儀館服務中心詢問有關後事處理流程,服務中心小姐還以為我是因經濟不佳,而未照「一般習慣」請葬儀社處理父親的後事,另一位服務小姐好心提醒:「可以為妳申辦低收入戶喪葬補助。」我婉謝和說明,也感受她們的熱心。

服務中心小姐不厭其煩地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解說流程,我一一筆記下來,該準備什麼證件、影本,還有殯儀館廿四小時的聯絡電話,我並為父親選擇「植存」,這是台北縣政府推行的「海葬」、「樹葬」等環保喪葬的新政之一。不做法事、不燒紙錢、不立墓碑,一切以心靈環保為出發點,母親和弟妹們也都相當認同。

十一月三日清晨,父親走了,我拿出筆記本聯絡殯儀館派車至醫院運送遺體,在醫院太平間等待醫師開死亡證明書時,工作人員還驚訝地問我:「怎麼沒有找葬儀社?」又說:「應該找法師引魂,不然對子孫不好…」他遞了張名片,才知原來是葬儀社的人,我藉故離開,直到殯儀館派車抵達,「帶」著父親趕快「出院」。

沒有任何法事,十一月六日上午排定火化,隨即下午帶著父親的骨灰到法鼓山金山生命園區,「植存」儀式簡單而莊嚴,法鼓山師兄叮嚀我們家屬有空就來走走,「看看」父親,把對父親的思念放在心中。

如同火化場工作人員給予的祝福和安慰,父親的後事圓滿完成。隔數日,整理費用單據,醫院醫療費約一萬五千元,父親喪葬費約二萬元。

親友事後獲知父親往生,多不可置信和訝異,尤其是對我們處理父親後事的作法和「這是聽過最少的喪葬費」,有親友認為「草率」,但也有不少友人認同。父親生前作風率性、灑脫,不喜歡麻煩人,因此遺傳他個性的我,深信父親會同意我這樣做的。

【2008/11/29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4634576.shtml
圓滿送終 只花2萬元
【聯合晚報╱記者陳珮琦/台北報導】 2008.12.08 03:13 pm

日前刊登於聯合報「民意論壇」的投書「二萬元圓滿送老爸最後一程」,文章見報後獲許多迴響,讀者除留言打氣、送暖外,更為喪葬費僅花二萬元感到不可思議;一名80歲的余伯伯打電話詢問相關細節,他說,他早就立好遺囑,交代後事就是要「簡簡單單」!

「我去參加過好幾個老朋友的葬禮,光是看告別式的排場,少說一、二十萬是跑不掉的。」三年前,余伯伯在短短二十六天內,動了三次大手術,現在,他把生死看得很開,早就立了遺囑;在看到文章之後,他的第一個感覺「這就是我想這麼做的」,余伯伯說,有位老同學還打電話來問他:「有沒有到看到那篇文章?」

不發訃文、沒有任何法事

記者處理完父親的後事後,同事聞悉都是一臉驚訝,對我為父親選擇「植存」、沒有任何法事、不發訃文及才花二萬元喪葬費,更是不敢相信,緊接著就和余伯伯一樣,一再仔細詢問細節,因此讓我有投書的衝動,想告訴大家:「其實是可以這麼做的。」

如同文章所說,第一次碰到要處理親人的後事,剛開始也是手足無措、心亂如麻,想到前不久,一位同業的父親過世,喪葬事宜交由知名的禮儀公司「包辦」,結果花了八十多萬元;有讀者就留言指出,許多人就是因怕揹上「不孝」的罪名,所以再怎樣也得勒緊褲袋,充面子。

公家收費不多 管理用心

從網路看到一般葬儀社業者收費項目明細表與「公家」的,也就是台北市、縣政府殯儀館收費項目明細表一比較,項目多且費用也高出許多,考慮到錢和時間等現實生活因素,因此決定到縣立殯儀館問個清楚。

其實許多人對於「死亡」仍有許多忌諱,對「殯儀館」也有著莫名的畏懼,但不管是台北市或台北縣政府殯葬處對於所屬的殯儀館管理都非常用心,服務中心明亮而溫馨,服務人員亦親切,對於詢問的相關問題,均耐心解說。父親從遺體運送、冰存、洗身、化妝、著衣、入殮至火化,每個項目收費均按公訂價目表計算,更值得一提的是,每項工作的人員,都能讓家屬感到他們的用心及對往生者的虔敬。

選擇「植存」默哀代替宗教儀式

由於是為父親選擇「植存」,火化後骨灰分成五小袋裝入「安息盒」後,驅車送至台北縣金山鄉的「金山生命環保園區」,在法鼓山師兄、師姊的協助下,將五小袋骨灰分別植入園區管理人員事先挖掘好的小洞內即完成「植存」,以默哀代替宗教儀式,不燒紙錢也不立碑。

而所謂的「安息盒」,這是特別為「植存」者準備的環保回收紙盒,所以說像余伯伯問及要不要先選購一個動輒幾萬元的「骨灰罈」,就都不用了。

【2008/12/08 聯合晚報】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鳥評鑑

可怕之評鑑!(圖之網頁來源)

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臺南市廟宇最近貌

並非最新,只是最近十月上旬有感而發,以手機略作紀錄。

臺南市許多廟宇受限古蹟保護,通常只能在無關古蹟範圍更新建築(不過也是有白目之管理委員會胡搞瞎搞雕刻一些有的沒有的贔屭石碑自降格調,還常震驚一級古蹟管理單位內政部以除去古蹟列級警告。像是把修復後神像面貌弄得金光閃閃啦等等...),
大概無法像南投竹山紫南宮如此斥資數千萬,興建五星級的廁所,以建築帶動文化創意,充滿驚艷新奇,
但略在小處著手觀賞,還是趣味盎然。

臺南市國家三級古蹟開基武廟(新美街114號)


清氣便所







臺南市國家一級古蹟大天后宮(永福路二段227巷18號)
其三爐一體點香器


前後三任『總統』匾

阿輝:海慶安瀾
阿扁:慈雲惠濟
阿九:慈航普濟

現今最新建築大作:明宗人府址(木板處刻有梳妝樓...)









臺南市國家一級古蹟祀典武廟(永福路二段229號)
清嘉慶年間賜進士出身欽點御前侍衛福建陸路提標右營遊擊徐慶超題『人倫之至』
常見之三葫蘆點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