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陳柔縉:山葉鋼琴在台灣 戰前曾活躍

進入己丑牛年,也是2009年2月份第一篇,
就用這篇約略談論到『戰前』、『戰後』,
猶如完美滑球般擦到歷史記憶(或技藝)傳承之好球帶揭幕。

現今臺灣如果沒有很多人堅持與清明,很多歷史都在1949年之後創新,
透過各級教育內容一一『教化』人民,
刻意彰顯國民黨領導之中華民國政府敗逃轉進並統領臺灣之功業,
從過往某些學校會出現統一日期之校慶或從未提日治時期校史就略知。

這斷層歷史教育是徹底羞辱1949年後之臺灣人民,優越部份外省貴族感。
真不知這種復原真相歷史工作能進行幾時?
也許做一步算一步吧!
--------------------------------------------------------------------------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4645917.shtml

【聯合報2008.12.16 02:41 am

陳柔縉:山葉鋼琴在台灣 戰前曾活躍

不久前,功學社創辦人謝敬忠過百歲生日,報紙新聞形容謝老先生是「山葉鋼琴引進台灣的推手」。乍讀這一句,並沒有錯誤;謝敬忠代理進口日本山葉鋼琴已近四十年;然而,另一個事實是,謝敬忠一九一一年出生時,台北西門町就有人在販售山葉鋼琴了,如此一來,這句話又顯得怪了。

明治年代 山葉寅楠創立
山葉鋼琴由山葉寅楠創立,他的父親是德川幕府下一個藩裡的武士,負責天文事務,整天跟一些西洋器械為伍,山葉寅楠耳濡目染,在明治維新的年代,到長崎跟洋人學製造西洋時鐘,又到大阪一家醫療器械製造店任職,一八八四年,再被老闆派到今天靜岡縣濱松市的支店任事。

有一天,濱松城旁濱松尋常小學校的風琴壞了,山葉寅楠一雙巧手,不一下子就修好。他看著風琴,心想這部美國製風琴要價四十五圓,若他來仿製,一台只要三圓。心動加上行動,山葉寅楠和一個助手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一部風琴。因緣巧合,從此走入造琴的世界,成為日本國產鋼琴的元祖。

不過,山葉先生自製第一台風琴,靜岡當地的學校反應不佳,他把琴運到東京,找「音樂取調所」(今東京藝術大學前身)留美的名教授伊澤修二「看診」。伊澤診斷這部風琴「音不準」之後,山葉寅楠並沒有被擊潰,反而留下來填補不足,在那裡學了一個月的樂理。

一八八八年,山葉風琴製作所創立,一八九○年代就有許多進展,除風琴外銷到東南亞,三個音叉交錯的標誌在一八九八年誕生,公司也改組為「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二十世紀初,慶親王奕劻的長子載振遊日本時,訂了山葉鋼琴,山葉寅楠還親自去一趟中國,給貝勒爺送琴。

一八九五 山葉鋼琴來台
一八九五年,台灣開始被日本統治,山葉鋼琴更一腳就踏進來。初期,一位叫「上田常吉」的老闆開的「上田屋」,經銷山葉鋼琴。後來,鋼琴市場大到山葉自己的「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索性來台設點,台灣「出張所」〈分店〉就在台北最熱鬧的榮町三丁目(今衡陽路)上。山葉鋼琴的廣告也散見報紙和書籍雜誌,還推出分期付款的優惠。

戰前,學習彈鋼琴已普遍到一定程度。宜蘭公學校在一九二五年有鋼琴時,曾經認真舉辦了「始彈式」。台中霧峰的富豪林獻堂一九二九年給女兒購置鋼琴做為嫁粧。淡水中學有琴房,音樂家陳泗治每天半夜溜進去,拿毛毯遮窗戶隔音,熱切練上一小時鋼琴才甘心。男人學琴有之,當鋼琴調音師的男子也出現了;一九三○ 年,一對情侶縱身跳軌自殺,十八歲的楊姓男主角就是台中的調音師。

戰前鋼琴的世界如此多樣,山葉鋼琴在台灣也如此活躍,所以,添加「戰後」兩個字,描述謝敬忠是「戰後引進山葉鋼琴到台灣的推手」,才符合完整的史實。

多加了「戰後」兩個字,一件小事,卻意謂台灣還有一個戰前的世界,並沒有被遺棄在台灣社會記憶的荒漠。(本文作者為作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