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

轉載〈愛台灣的李登輝 跨越世代的傳奇〉

共賞之。

--------------------------------------------------------------------
李心怡 2008/05/22 新台灣新聞週刊第635期

〈訪談錄出爐〉愛台灣的李登輝 跨越世代的傳奇

《李登輝總統訪談錄》是一部翔實紀錄一個跨越日本與中國兩個時代的台灣人如何產生台灣意識、如何成為台灣總統過程的書籍,不但呈現了最真實的李登輝,也透露了一段又一段的年少秘密與政壇秘辛。

「所有內容攏沒加油添醋,絕對攏是事實!」五月十七日,本土政權即將移交給馬英九的前夕,在國史館所出版的《李登輝總統訪談錄》新書發表會上,李登輝說到訪談過程時,特地向外界說明他接受訪談的目的在於為歷史留下見證。這套書是國史館首度對卸任元首進行口述歷史,從二○○二年六月開始,歷經了兩年半的訪談,因此在市面上許許多多李登輝專書當中,絕對是最完整翔實的,不但呈現了最真實的李登輝,也透露了一段又一段的年少秘密與政壇秘辛。

早年生活受寵 父母疼愛有加

《李登輝總統訪談錄》分為四冊,包括「早年生活」、「政壇新星」、「信仰與哲學」、「財經產業」。從李登輝的出身、他的家庭生活、求學過程、哲學思想、政治啟蒙、感情生活、宗教信仰到他如何踏入政壇、如何取得權力、如何推動台灣民主化、如何構思台灣經濟發展策略、如何促成台灣正常化等等,李登輝都在訪談過程中巨細靡遺地娓娓道來。

在「早年生活」部分,李登輝非常詳細地說明他的家族、成長經歷以及他的求學過程,他並詳述了戰後返台復學的過程,以及歷經二二八事件、進出共產黨組織、長期生活在白色恐怖氛圍中的歷程。李登輝跨越了兩個時代,這本書不僅是他個人的心路歷程,更是台灣歷史發展的縮影。

過去曾有人惡意地臆測李登輝並非李金龍親生,甚至造謠說李登輝是日本人的兒子,也有人說李登輝與李金龍感情不睦,李登輝便在訪談中說明他其實很像父親,尤其洗澡後將假牙拿下,嘴扁扁的,和他父親都一樣,只不過他比較高,父親比較矮,父親是像阿嬤比較矮,但阿公很高,他的姑姑跟母親也都「真大漢」。

李登輝也說,他是在家人的溺愛中長大的,「在厝內,大家寵我寵得不得了」,父親是「我做什麼他都不會反對」,母親則是疼他疼到十一、二歲時還把他抱到腿上,令他「感到很討厭」,他因此搬到外面住宿,並以掃廁所、苦讀等方式鍛鍊自己的意志,要克服自我太強、驕傲等個性上的缺點。

大哥 精神感召深遠

李登輝也透露,由於父親生性好客,朋友很多,很少在家裡吃飯,哥哥與阿嬤住在三芝,因此家裡只剩他與母親相處,加上隨著父親的工作轉學,也使他幾乎沒有朋友,讓他的童年在孤獨中度過,他只能看書和畫畫。

所以,他從讀公學校時便開始畫素描,讀國民中學時開始學油畫,後來在淡水中學時還參加畫室,向知名畫家陳敬輝學畫,他兩年內學了油畫和版畫,卻在畫室中看到很多雜誌,他因而發現要讀高等學校、帝國大學人生才有意義,最後為了考高等學校便放棄畫畫了,從此未再提筆。退休後,太太曾文惠鼓勵他再畫,他卻不敢畫也不會畫了,反倒是女兒李安妮遺傳他的DNA,油畫跟水彩畫都畫得很好,但他們父女倆都沒有音感。

李登輝也花了許多篇幅談他的大哥李登欽,他說「我一世人可以說受我大兄的影響很大,比受我老爸的影響更大」,大哥的精神感化了他,因此他對大哥的家屬相當照顧,大哥的孩子到台北讀書,他不但幫忙出錢,太太也幫他們做便當。他所懷念的大哥是個多才多藝的青年,會彈鋼琴、風琴,會吹喇叭,也會打網球,很受歡迎,日本精神很強,為了國家可以犧牲性命。李登欽曾當老師、警察,戰爭時志願去陸戰隊,被日本海軍派去第一線馬尼拉,日本人要撤退時,他負責掩護軍隊撤退,被美軍打了十多槍而死,屍體也沒有留下來。

愛情 只認定曾文惠

李登輝在訪談中還首度詳細說明早年加入共產黨的始末,他大約在一九四七年十月加入共產黨,到一九四八年六月退出,前後不到一年。李登輝駁斥外傳他二次加入共產黨,他說前後只有一次入黨,是在二二八事件後因懷抱理想和林如堉、李蒼降、陳炳基與李薰山等人組織「新民主同志會」,打算對抗國民黨,李薰山告訴他,他想要參加「新民主同志會」,要入黨才可以,後來他填寫申請書,並沒有任何特別儀式就加入了,後來因討厭共產黨的做法,就退黨了。

說起來,李登輝加入共產黨的起因,就是二二八事件,他也親身經歷了二二八事件,他說,雖然不曾親眼看到軍隊直接殺人的畫面,但卻曾經躲在台北市延平北路柱子下,目睹國府軍隊在街上亂開槍掃射。他當時還想過要去台中參加謝雪紅部隊,不過,後來考量交通等問題而作罷,但從二二八事件開始,他的想法就和中國「再見」,慢慢地轉變以台灣為主體。

李登輝也透露,一九六九年他曾經被警總約談,當時他住在松江路,一大早有人敲門,他開門一看,就看到戴「白頭摳仔」的憲兵站在門口,他給了太太曾文惠一些美金支票後,就跟著去了,當時特務就是問「新民主同志會」的過程,從早上八點問到晚上十一、二點,一共問了七天,後來警總發了一張「自新證」,他原本特別保留下來,但現在也已經找不到了。

李登輝並首度透露感情祕密,他在日本京都大學時,曾與一位助手感情不錯,從日本回台大讀書時,也曾經和一位在台大圖書館擔任助理的日本女性「不壞」,他的老師李添春鼓勵他取這個日本女孩,但他的家庭已經講好要曾文惠當媳婦,因此他從未想過要娶別人,也都未有進一步的發展。

政壇新星優秀 農業專家出頭

在「政壇新星」部分,李登輝回顧了自己如何以農經專家的身分進入政壇的歷程,他一九七二年成為當時最年輕的政務委員,負責推動農村改革與石化工業;一九七八年他受蔣經國賞識而升任台北市長,他以學者治學的嚴謹,全盤規畫了首都的未來建設並積極拓展城市外交;一九八一年他又被蔣經國任命為省主席,他以農經專業籌畫八萬農業大軍計畫,希望改善農民生活。

一九八四年,李登輝更上層樓,他爆出冷門地被蔣經國提名為副總統,他細心觀摩蔣經國處理政務的手腕,直到一九八八年繼任總統,與蔣家舊臣展開了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也開啟了一九九○年代以來的台灣民主化。李登輝的行政風格、對同時代政壇生態與黨國文化的細膩觀察,都在書中真實呈現。

已被國民黨開除黨籍的李登輝回顧了他當初加入國民黨的過程,他說當時主要是因為王作榮一直跟他講「你要參加,你若不參加,以後重要的會議都會被別人排除在外,實在沒辦法瞭解大事」,王作榮把入黨申請書都寫好了,他只蓋個章,便送到中央黨部,不到一年,他就被蔣經國延攬為政務委員。一九七六年,國民黨還要他出來選中央委員,投票前三天才通知他去參選,結果第二高票當選,但其實都是安排好的,表面上給個位子,根本沒發言地位。

當初推薦他當政務委員的則是李煥跟王昇,主要是因為當時蔣經國有「吹台青」政策,李煥和王昇想表明對台灣有影響力,便向蔣經國推薦李登輝。但李登輝認為,蔣經國的為人和別人不一樣,「你若愈推薦,他就愈討厭」,當時李登輝留學的博士論文在美國得到第一名,在國際上獲得肯定,也在農復會工作,因此蔣經國也注意到他,蔣經國又派人去觀察他許久,才決定要用這個人。

提攜 感恩小蔣照顧

李登輝後來擔任國民黨黨主席,也近身觀察到國民黨內的台灣政客,他說「當時國民黨有這麼多台灣人,但誰有決心敢去做什麼大事情?突破國民黨過去的傳統?沒有什麼人可以這樣子,每個人都是乖乖,這些台灣人都不可能突破國民黨過去的傳統」。他說,他也想要培養可以站出來的台灣人,不過這種人真少,「可以說我培養了一個台灣人│連戰,他有學識,但是我感覺奇怪,他讀到政治學博士,但是卻不知道民主,也不知道政治」。

至於馬英九與蕭萬長,李登輝說馬英九這個人在領導上有他的一套,「你看大家在罵他時,他都是四兩撥千斤」,而蕭萬長也是他刻意培養的人才,當初李登輝要蕭萬長回嘉義選立委,後來又讓他當行政院長,都是在培養他,但李登輝認為,蕭萬長過去八年很可憐,「在國民黨內好像一隻鴨子一樣,都走不出來。他當然有很多不滿,但是他自己不敢冒風險,不敢擔risk。他性格上的問題和他本身對政治的掌握不清楚,所以會造成這樣,太可惜了。」

對於提拔他的蔣經國,李登輝則說「蔣經國很照顧我,他對我很特殊,在我做副總統以前,擔任市長、省主席期間,他對我已經非常關心。因為許多人都跟他說,李登輝沒有政治經驗,沒辦法應付議會,......所以剛開始時他很擔心,差不多一星期內有四、五天,他會到市長公館等我,問我今天的情形怎麼樣、明天又是如何等等。」李登輝說,他相當佩服蔣經國的用心,他也從來沒有受一個人這麼照顧過。

對於擔任副總統的心情,李登輝也有相當的體會,他說「做副的還是很艱苦,要看頭家的臉色」,尤其,他的頭家是蔣經國,他們之間完全不存在「分工」,一切權力都在蔣經國手中,而且蔣經國通常不會把話講得很具體,他要讓人去猜。二○○二年前副總統呂秀蓮去看李登輝時,他也提醒呂秀蓮,副總統是備位的,除了總統有特別指示外,盡量不要講話,也不要沒事「走來走去」。

信仰與哲學信仰 意志變更堅強

在「信仰與哲學」部分,李登輝詳述了自己一生對信仰的追求,以及對台灣的認同。他從最根本的人之生死問題出發,青少年開始有信仰的需求,經過多年的尋覓,終於受洗為基督徒,他藉著信仰堅定信心,在台灣走向民主化的過程中突破萬難,使台灣真正成為民主國家。

李登輝認為自我先死,才能看清事物、勇往直前、達成目標。他憑著信仰與毅力,在十二年執政期間完成許多民主制度的建立,卸任總統後,他又提出「新時代台灣人」、「我是不是我的我」等理論,希望能夠凝聚台灣認同,幫助台灣能成為正常化的國家。從這些過程,也顯現李登輝是兼具理想與實踐力的領導者。

李登輝說,他十四、五歲就有宗教需求,從愛荷華大學進修回台之後,他感覺心靈空虛,因此開始「找神」,之後他有兩、三年的時間,一個星期有四、五天晚上都和太太一起去各個教會參加各種活動,到了一九六一年,他終於堅定地相信了「那看不見的神」才受洗成為基督徒。

李登輝認為,宗教信仰可能讓他意志變得更為堅強,他拿自己戒菸的例子說,他十八歲就抽菸,一天吸一盒半,到了四十八、九歲一共吸了三十年的菸,後來他覺得吸菸對身體不好,決定戒菸,他買了一條平常抽的「三五」,排在桌上,對自己說「從今天起我不要吸菸」,就真的不再吸菸了。

聖經 政治鬥爭解藥

十二年總統任內,面對每一次政治鬥爭,他也是依靠《聖經》來支持,尤其一九九○、九一年要選總統期間,每天回家都和曾文惠一起祈禱、看《聖經》,由隨手翻到的聖經章節內容來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曾文惠還有一本筆記詳細記載當年祈禱、翻閱《聖經》的紀錄,李登輝希望將來可以幫曾文惠出版這些筆記。

這本書最特別的,也就是收錄了曾文惠的訪談錄,曾文惠也是從自己的家世開始,談了如何與李登輝結婚、如何一起度過各種困境等等歷程。曾文惠透露,她在銀行上班時,有天媽媽拿給她一封信,信封上沒有署名,信封背面則寫了「山頂人」,一拆開來就是李登輝寫來的信,而這也是她第一次收到男生的信,還是李登輝的求婚信。

財經產業遠見 台灣走向開放

「財經產業」部分,則是身為經濟學者的李登輝侃侃而談他擔任副總統以來,對台灣經濟環境的觀察、對重大政策的具體主張、對產業發展的關鍵指示,以及經濟事務與內政、外交、教育、文化等領域的多重關係,最後,他也由經濟史和社會學的角度,分析政府應有的角色和「改革」的真正意義,他強調政府的責任需認清歷史的演變,以進行有效的改革,字裡行間透露出擔任國家領袖應具備的條件。

其中,李登輝對自己任內提出,且經常遭到誤解與批評的「戒急用忍」政策提出解釋,他說他於一九九六年提出「戒急用忍」之前,政府在兩岸關係上是採「三不政策」,兩岸根本沒往來,台灣沒辦法走出去,他上任後,傳統產業必須去利用中國的勞力才有競爭力,他才指示國安會研究新的兩岸政策,後來只限定五千萬美元以上的投資須審核,且不可投資中國公共建設,「戒急用忍」只是幕僚拿來當作政策的方向,實際上是讓台灣由封鎖走向開放。

李登輝也提到,當初九二一震災,他可以一步一步處理好,其實跟日治時期當兵的經驗有關,當時他在東京市旁千葉縣高射炮學校受訓,一九四五年東京大空襲時,他也差點被火燒彈的煙火傷到,他還被東西砸到肩膀受傷,但仍幫忙清理現場、抬屍體,這經驗對他後來處理水災、震災很有幫助。

台灣 生命中的最愛

李登輝並在書中透露,他不太喜歡看台灣現在的電視節目,因為「那些女記者報導新聞時,音調聽起來有些不好受,我很怕聽那種聲音」,他認為這種報導新聞的方式在全世界很少見,大概只有北京跟台灣有。(根據了解,事實上這是港式T台所帶來的報導風氣,T台刻意訓練怪里怪氣的報導腔調,未料後來竟成為所有電視台跟進的流行文化。)

整套《李登輝總統訪談錄》其實就是一個跨越日本與中國兩個時代的台灣人如何產生台灣意識、如何成為台灣總統的過程,李登輝在新書發表會中也強調,儘管外界對他有些批評,但不論如何,對他最重要的就是對台灣的疼惜心,他說,曾文惠有次問「你是卡愛我還是卡愛台灣?」他的回答是「可能是卡愛台灣喔!」


●附:訪問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

張炎憲:像他這種總統 台灣找不到了

《李登輝總統訪談錄》是國史館館長張炎憲花了兩年半的時間,親自與李登輝進行訪談所完成的首部台灣元首口述歷史專書。對於李登輝這個人,張炎憲認為,李登輝是台灣知識分子的一種典型,他早年深受日本文化影響,戰後歷經政權轉移,開始接觸中國文化,之後又留學美國,等於跨越兩個時代,並接受三種文化的洗禮,也形塑了他獨特的風格,台灣未來已經不太可能再出現這麼特別與博學的總統,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兩年半的訪談過程中,張炎憲說,每次與李登輝談話印象都很深刻,李登輝總是無話不談,從過去的歷史講到現在發生的事,他除了對新聞事件的發展都很瞭解之外,也不停地廣閱各種書籍,各種新出版的書,李登輝常常都已經看過,還會拿出來討論,而且包括政治、經濟、哲學、宗教、社會、科技等領域,李登輝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因此原訂兩個半小時的訪談,每次都講了三至三個半小時,幾乎每次都是直到李登輝一家準備吃晚飯了,他們才匆匆告辭。

張炎憲表示,李登輝畢竟擔任過十二年的總統,長得又相當挺拔,因此看起來很有權威,但是接近他時,卻又感覺他很親切,很願意跟人家談話,是一個講話很有熱忱的長者。言談之間,處處可以感受到李登輝對自己理念的堅持、對台灣的情感以及他對改變台灣人的悲哀命運有強烈的熱情。李登輝認為台灣人不能不走出自己的路,因此他在退休後還推動「新時代的台灣人」理念,這種堅持理想並努力去實踐的精神,相當令張炎憲佩服。

張炎憲認為,李登輝能夠在國民黨獨裁的體制下成為總統,實在很不簡單。身為台灣人,他被獨裁者所選擇,主要是因為他沒有威脅性,但他本身也兼具能力與努力,在他繼任總統之後,蔣家舊臣仍然擁有龐大勢力,他們希望台灣人的李登輝當個聽話的傀儡,但是李登輝不願向舊勢力妥協,因此展開一場又一場的內鬥,李登輝靠著智慧與堅定的信仰勝出,他也善用民主的浪潮來掌握大局,第一位台灣民選的總統才終於誕生。這種經歷的總統,台灣已經找不到了,他身上有非常多寶貴的經驗,他的生命歷程本身就是台灣歷史。

對張炎憲來說,李登輝除了是很有歷史感的人之外,也是很有哲學觀的人,他是非常有信心的領導者,以後要找這種總統也是很不容易了。此外,李登輝還有很強烈的使命感,他跨越兩個時代,親身感受台灣人的悲哀,因此他總是由台灣出發來思考問題,種種的做為,都是希望讓台灣跳出悲哀的命運。(李心怡)

馬眼中無人

呃...關於標題,請自行句讀得宜啊!...^^
亙~~~馬冏絕對是故意白目不一起走的,
他還HIGH在勝選的謝票氣氛中!


掌聲響起尷尬來! 扁馬待遇差很多

更新日期:2008/05/20 08:24 謝曜州--TVBS

陳總統上午告別總統府,最尷尬的是他在府內敞廳接受總統府員工歡送時,出現了前後任總統,冷熱不同的落差;陳前總統在前面接受獻花歡送,而後方的員工,已熱情的向新總統馬英九鼓掌歡呼。

走過敞廳,陳前總統就要正式告別總統府,仔細聽,這是府內員工給他的最後掌聲;扁才握到一半,後頭突然騷動,瞬間響起更大掌聲。 對馬總統不只鼓掌還有尖叫、歡呼,音量分貝一聽就知道前後差別在哪;就連同一個角度,畫面比一比,跟扁握手員工很有秩序,看到馬卻是一片騷動。

其實一開始,陳總統握手,馬英九不知為何沒跟著一起握,反而等在原地;女員工顧不得前老闆還在旁邊,已經按捺不住隔空揮手;等到馬英九一動,如雷掌聲瞬間響起,陳總統很鎮定,倒是呂副總統有點錯愕,回頭看看是怎麼回事。

看到前後兩樣情的尷尬景象,她不禁低頭惆悵,怎麼熱情差這麼多;8年共事,臨別最後一刻,厚此薄彼,完全不遮掩。

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陳肇敏爆扁非在金華街受傷(增新聞影像)

新任國防部長、曾是三一九真調會成員陳肇敏果然是有調查過的,他沒說錯啊
阿扁根本不是在金華「街」受槍傷的!~~~
因為,台南市只有~~~金華『

陳肇敏爆:扁肚傷口 非319現場造成
【聯合晚報記者王正寧/台北報導】2008.05.21 03:05 pm
新任國防部長陳肇敏上午首次赴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備詢。面對民進黨立委蔡煌瑯追 問四年前為何加入319槍擊案真相調查委員會?有無查出什麼結果?他語出驚人地表示,根據初步調查結果,前總統陳水扁肚子上的傷口,根本就不是2004年 3 月19日在台南市金華三段第一現場所造成。
蔡煌瑯質詢表示,陳肇敏在陳水扁任內被提拔擔任空軍總司令,任期破例延長,讓他單獨搭乘空軍行政專機前往菲律賓開會,是否有提攜之情?現在又效忠馬英九,是不是因為擔任真調會委員才被提拔成為國防部長?有沒有查出什麼結果?兩顆子彈是不是陳水扁自導自演?
陳肇敏是當時真調會成員中少數得退役上將,他表示,加入真調會時已經退伍,身為國民黨員,因為當時需要一位軍系背景的加入,才會徵詢他的意願,會做這個工 作並不是針對陳水扁個人,而是為了求一個真相而不致成為懸案。他說,行政院違法行使抵抗權,但是根據相關的資料研判,傷口不是在金華三段的現場造成的。
對於陳肇敏的說法,蔡煌瑯不滿地說,難道前奇美醫院院長詹啟賢是騙人的,他則回應,詹啟賢是後來才來的。
(
國防部長陳肇敏上午到立法院接受質詢 記者陳易辰/攝影)


陳肇敏:319槍擊 扁非金華街受傷 記者:許甫 攝影:陳其銳 TVBS (修改:2008/5/21 19:42:43)

新內閣當中,不只法務部長王清峰曾經是319真調會的成員,國防部長陳肇敏也是;對319槍擊案,陳肇敏今天公開表示,陳前總統的傷口,並不是在事發現場造成的。

應該是不涉政治的國軍部隊,新任大家長國防部長陳肇敏,卻對陳前總統319槍擊案的傷口很有定見。

陳肇敏:「陳總統肚子上的槍傷傷口,絕對不是在台南市金華三段,這個地點所造成。」民進黨立委蔡煌瑯:「你現在是否定詹啟賢了?」陳肇敏:「這跟詹啟賢有什麼?」

蔡煌瑯:「你否定詹啟賢囉?因為詹啟賢是第一現場在看他,2個子彈槍傷的人。」陳肇敏:「詹啟賢很晚才來的。」

曾經是319真調會成員的陳肇敏,現在接掌國防部,對真調會的調查結果,他可是很堅持;只是新政府才上任一天,隸屬國防部的青年日報,立刻在陳肇敏的要求下,把陳總統要求寫上的為「台灣而戰」,改回為「中華民國而戰」。

民進黨立委蔡煌瑯:「你過去的職務不是在捍衛台灣嗎?」陳肇敏:「也一樣的捍衛『中華民國』!」蔡煌瑯:「國防部長的任期裡面,你要捍衛的是台澎金馬,2300萬同胞對不對?」陳肇敏:「對,等於中華民國。」蔡煌瑯:「好啦好啦,不跟你打文字遊戲。」

國民黨立委帥化民:「今天跟風吹牆頭草,兩邊倒,剛剛林郁方委員拿出來,看了我們真是…,軍人你不是講要有風骨嗎?你的文宣機構就是率先表徵,要不要檢討!」

保衛台灣,還是捍衛中華民國,新政府上任,正名話題,仍舊在國軍部隊延燒。


陳肇敏:重軍風 杜絕逢迎拍馬2008/05/21 14:00:16
(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二十一日電)隸屬軍方的青年日 報,去年呼應當時總統陳水扁的理念,將報縫標語改為 為台灣而戰,新任國防部長陳肇敏今天在立法院表示, 報縫標語已改回「為中華民國、為台澎金馬百姓安全福 祉而戰」,他也會特別重視國軍風骨,絕不容逢迎拍馬 之風在軍中存在。
對於鐽震案,陳肇敏表示,在武器獲得困難下,成 立類似公司「是應該的」,但任何立意良善的作法,都 必須透明、依法行政,否則都是不好的作法,國防部會 研究是否再成立專案小組調查鐽震案對國防體系的影響 ,屆時若有需要,也歡迎小組納入社會公正人士。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上午邀請國防部與退輔會 報告九十七年度立法計畫,召集委員林郁方考量新閣員 首次出席,徵得與會委員同意,將報告改為談話會。
陳肇敏表示,為誰而戰、為何而戰,對國軍來說是 一個重要的教育及中心思想,依據憲法、國防法來說, 軍隊就是以國家為依歸,依法效忠國家,青年日報報縫 選在五二○當天改回「為中華民國而戰,為台澎金馬百 姓安全福祉而戰」,他認為相當符合正義原則。
他指出,未來國軍幹部調動將回歸法制,過去八年 來有相當多不當調動升遷,嚴重打擊部隊士氣,他會嚴 防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不過民進黨籍立委蔡煌瑯質疑陳肇敏口口聲聲說要 回歸人事制度,自己過去在國民黨員身分時卻加入三一 九槍擊案事件真相調查委員會,立場根本就沒有超然。
陳肇敏答詢表示,他加入真調會並非針對當時的總 統陳水扁,而是因為三一九槍擊案「信者恆信,不信者 恆不信」,他認為有必要讓真相釐清,加入真調會當時 已退伍,沒有立場不公問題。
但陳肇敏話鋒一轉,表示當初是因為行政院拒絕配 合調查,導致真調會必須動用私人及媒體資源蒐集資料 ,但第一屆真調會的任務已結束,也有一個初步的結論 ,就是前總統陳水扁肚子的槍傷,根本就不是2004年三 月十九日當天在台南市金華第一現場所造成,陳肇敏 講完後立刻引起現場譁然。970521



劉內閣/國防部長立院備詢 陳肇敏:扁傷非319現場造成
2008/05/21 15:56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新任國防部長陳肇敏曾經是民間319真調會的成員,21日他在立法院首度以國防部長身分備詢時,卻語出驚人的說,2004年陳水扁總統身上的槍傷,並不是在台南市金華的掃街現場造成的。剛卸任的前副總統呂秀蓮聽到之後,表示她願意用生命擔保319槍擊案絕非自導自演。

民進黨立委蔡煌瑯今日在立院質詢,問陳肇敏說,「陳水扁總統當時對你有沒有提攜之情嘛?我沒有用提攜之恩,我只說有沒有提攜之情嘛?」

新科國防部長陳肇敏位置都還沒坐熱,民進黨立委就來個震撼教育,不過,4年沒踏進立法院,這回陳肇敏一開口就很嚇人,表示「陳總統肚子上的槍傷,那個傷口絕對不是在台南市金華三段這個地點當時所造成的。」

聽到陳肇敏這麼說,蔡煌瑯立刻追問,「那你現在是否定,你現在是否定詹啟賢囉?」陳肇敏回說,「這個跟詹啟賢沒有關係啊!」但是蔡煌瑯則是反擊說,「因為詹啟賢是第一現場看到那兩顆子彈的槍傷。」陳則回答「詹院長是後來才來的」。

陳肇敏並且表示,他當初加入真調會並非針對當時陳總統,因為319槍擊案「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加入是因為他那時已退伍,國民黨方面認為應該有軍方背景的人加入,才會徵詢他意願。

即便陳肇敏曾經擔任民間的第一屆真相調查委員會委員,這回以部長身分發言評論前任總統的槍擊事件,再次引發爭議,相對於綠營立委的咄咄逼人,藍營立委對於陳肇敏倒是耳提面命。

立委林郁方表示,「陳總統在過去8年調動將軍的次,已經超越歷史的紀錄。」陳肇敏也很識相的答詢說,「在我擔任部長任內,我一定會把人事回歸到正常。」

陳肇敏同時表示,推動國軍再度精實,主要是因為以現有國軍員額計算,沒有辦法在國防預算佔國民所得GDP的3%情況下完成全面募兵制的要求,因此預計員額要再降到20萬至25萬人以下。



※這是東森新聞影像檔,恰好完整紀錄之。
(影像如有侵權,煩請告知以撤)

馬上記住噁心 ~~

硍...看了《峱新聞》影像根本不見『包括綜藝大姊大張小燕、翁倩玉都紅了眼眶
不過記住這兩個姓王的了!
《峱新聞》好重的擔子! 王月、王芷蕾藝人淚眼謝馬蕭
2008/05/21 00:23影劇中心/台北報導
馬蕭就職典禮,不少挺馬藝人一大早就到場觀禮,在聽馬英九就職演說時,甚
包括綜藝大姊大張小燕、翁倩玉都紅了眼眶,至馬總統致詞同時,白嘉莉還在認真寫筆記!結束之後不少藝人更在場外飆淚。

馬總統進場的這一刻,張小燕、翁倩玉還有白嘉莉起立致意,拍手沒停過,只不過下一分鐘,大家都紅了眼眶!藝人王芷蕾表示,「尤其是我們馬總 統......他講說大家能夠這樣子的支持他愛戴他,他真的很感動,他會全力以赴的時候,喔我真的是覺得非常非常感動,看到我們的希望。」


王芷蕾哭紅雙眼怎麼樣也忍不住淚水,其實就在馬英九致詞的同時,坐在台下特別區的嘉賓翁倩玉扶著眼鏡仔細看,白嘉莉拿起筆做筆記,藝人王月也紅著 眼眶說,「從總統新總統當選,副總統當選之後就一直在謝票,我覺得應該是讓我們有機會謝謝你們,大家都知道,這個重責大任真的好重唷!那我覺得我想要代表 絕大多數的人民,謝謝你們辛苦了,謝謝所有內閣們你們辛苦了!」

被總統感動了!王月邊說邊哭,就在馬總統正式接下沉重的擔子,也是有很多民眾想說聲謝謝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空笑夢一場,8啦.....

哀悼四川震災頭七,全中國自5/19~21降半旗致哀(轉自上列新聞引圖)
且在五月十九號下午 2:28全國默哀三分鐘,
看來是默認中國溫爺爺總理好演技:不惜黃金救援時間,只為了中國政府面子。
不過,台灣呢?正慶祝
美國人的爸爸(兩個美國人都沒回來觀禮)
登基...!?...不...不...是『就任』「
中華民國總統」,
而從台北市小巨蛋連線到昔日本時代總督府,今「中華民國總統府」,

就是所謂最HIGH的時光:(參加小巨蛋就職慶典的來賓以大螢幕同步觀看就職儀式活動。聯合報記者曾學仁/攝影)

然後新任『卡總統』在11點鐘進入小巨蛋,
由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120位國小學生演唱國歌,
(這120位小學生將來會不會被中國限制入境?)
全體合唱明天會更好
冏...中國救震災畫面不也有放這歌嗎?

不過臺灣股市倒是滿配合降旗下降動作,
也抱持看衰或觀望『卡總統』態度,所以下跌226.31點


就這樣,

8啦!
一場空笑夢........



----------------------------引文----------------
最High的時光 從小巨蛋→總統府連線那一刻【聯合晚報╱記者唐孝民、陳志平、黃國樑/台北報導】2008.05.20 03:24 pm
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就職慶祝大會,上午8時20分在台北小巨蛋揭開序幕。表演節目內容熱鬧多元,同時兼具台灣文化特色。新任總統馬英九於11時抵達現場並進行就職演說,引爆最高潮,馬英九在演說結束後,並與現場觀禮來賓共同合唱「明天會更好」。

就職慶典大會由徐乃麟、陶晶瑩與聶雲、陳瑩兩組主持人聯手主持。走活潑輕鬆路線的陶晶瑩發揮其幽默逗趣的主持風格,將慶典大會炒得熱熱鬧鬧。

AM9:00 與府連線掀高潮
首先由「年的跨越-阿美族宜灣部落年祭樂舞」揭開節目序幕,接著頗具台灣民間文化特色的布袋戲登場,從小西園到金光布袋戲,再到聲光效果一流的霹靂布袋戲,緊湊的劇情,熱鬧的戲偶動作,讓台下的外賓看直了眼。

9點一到,現場立即連線轉播在總統府內的宣誓就職典禮,為現場帶了第一波的高潮,從大螢幕上看到馬蕭正式宣誓成為中華民國新任正副元首,現場歡呼聲歷久不竭。

之後優人神鼓的「沖岩」以及朱宗慶打擊樂團的「夢幻列車」相繼登場,撼動人心的樂聲,一聲聲彷彿都敲在來賓的心中,帶給觀眾極大的心靈震撼。

AM11:00 馬蕭步入現場 掌聲至少43次
新任總統副總統馬英九與蕭萬長則在11點鐘步入現場,先由台北市12所國小學生演唱國歌,之後進行21響禮砲鳴放,馬英九隨即發表就職演說,為這場在小巨蛋舉行的慶祝大會掀起了最高潮,隨著馬英九演說內容而至的掌聲就響起了43次之多。



就職慶祝大會 總統與全體合唱明天會更好
(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二十日電)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就職慶祝大會今天上午在台北小巨蛋熱鬧登場,壓軸節目為「明天會更好」全體大合唱,總統馬英九、周美青伉儷及副總統蕭萬長、朱俶賢伉儷也上台藝一起合唱,台上台下揮舞雙手打拍子,氣氛熱烈、溫韾。

就職慶祝大會上午八時二十分舉行,主持群陶晶瑩、徐乃麟、聶雲及陳瑩台風穩健。十五個表演節目有音樂、歌唱、舞蹈、戲劇、技藝等不同類型,內容豐富多元,並涵蓋多種語言。

其中「躍動金嗓」節目受到矚目,當紅偶像王力宏演唱嘻哈曲風「蓋世英雄」;搖滾歌王伍佰和ChinaBlue 獻唱「台灣製造」;「帽子歌后」鳳飛飛表演「掌聲響起」、「做個快樂的歌手」;美聲歌手許景淳獻唱「攜手共創明天」;藝人江淑娜則帶來台語歌曲「寶島曼 波」和「快樂牧場」。

上午九時,台北小巨蛋現場也同步轉播馬總統、蕭副總統在總統府宣誓就職典禮實況畫面,眾人共同見證歷史時刻。

上午十一時,馬總統、蕭副總統自總統府蒞臨小巨蛋現場,全場氣氛達到最高潮,大家高呼「總統好、副總統好」。隨後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一百二十名小學生演唱國歌,為莊嚴肅穆的國歌注入活潑新氣象。

國歌演唱結束後,馬總統、蕭副總統在台上接受在小巨蛋外施放的二十一響禮砲,馬總統緊接著發表就職演說。

就職慶祝大會歷時約三個半小時,壓軸節目為台北藝術家合唱團和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帶來的「明天會更好」大合唱,全體演出人員都上台共襄盛舉,馬總統伉儷、蕭副總統伉儷也上台手牽手一起唱,共同期許歌詞中的「讓我們的笑容充滿青春的驕傲,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

大合唱氣氛溫馨感人,主持群高喊「台灣明天會更好」!「台灣加油」!台下賓客以熱烈掌聲感謝幕前幕後所有演出和工作同仁;馬總統還走向演出人員群,和大家親切握手、擊掌,近中午十二時,恭送馬總統和蕭副總統,就職慶祝大會畫上圓滿句點。970520



賣壓出籠520行情落空 台股下跌226.31點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二十日電)因歷來逢520總統就職日台北股市都下跌,今天新總統就職台股循例下跌,開盤不久遭逢獲利了結賣壓出籠指數翻黑, 中場過後更一路走低,終場加權指數下跌226.31點,收在9068.89點,成交值新台幣1777億元。法人認為,新政府上台,後續須觀察政策落實情 況,再決定加碼與否。

大華證券投顧認為,台股在520下跌反應市場信心不足,上週以來外資買超台股逾800億元,凸顯外資看好台股長期走勢。今天台股下跌,若外資持續買超未來幾天還有機會上漲,惟外資縮手大盤可能出現整理。

凱基投顧表示,總統就職前一週資金卡位,台股短線碰到壓力在今天順勢下跌,獲利回吐賣壓跟著出籠,但仍須觀察外資動向,不排除外資縮手促使下半週指數震盪。短線即便拉回幅度不至太大,可視為買點。

凱基投顧建議,現階段選股仍以非電子股為主,可留意政策支票兌現情形,加碼兩岸概念股、農業概念股。許多相關個股雖已漲多,但題材持續發酵,仍可沿10日均價附近考慮作多。

大華投顧表示,大盤逢回可分批建立部位,選股以政策相關的兩岸概念股為佳,短線盤勢仍偏向於類股輪動;例如觀光類股的國賓、鋼鐵龍頭中 鋼、電子股的宏達電等近日創波段新高;日前的川震帶動鋼鐵、水泥股漲勢;今年來金融股甚至已漲3成,即反應具題材個股有機會輪漲,但卻很難有類股能獨領風 騷。

大華投顧認為,除非電子股成交量能佔大盤7成以上,且持續一週,電子才有可能成為主流,但目前看來機率不大,因此仍以傳產股較具漲 相,尤其具備兩岸題材個股,7月10日兩岸包機直航議題確立前,還有一波上漲機會。至於電子股以節能概念的LED、太陽能族群,以及IC設計較有表現空 間。 970520

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

正港的Handphone

我一下子看見此圖,總認為應該要找達美樂那位外國人來廣告...XD
Handphone: Futuristic concept to jeopardize future of handsets
Where is your cell phone at the moment? Stop; don’t trouble yourself searching for it, why search your phone when you need it? Perhaps that’s what you have been doing all the while. Numerous phones have hit the stands, with avant gard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yet this Handphone concept, with GSM - UMTS, is one that surely surpasses them all. This device designed to have it to hand and allow you to call using a natural gesture, features voice control for activation and dial memorized numbers. The fingers of the hand make the right size for it, as the microphone can be put very near the mouth and the speaker almost inside the ear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in the most nosiest of spaces aswell. It is easy to wear the handphone owing to its simple design that uses elastic string, which can be rolled around the middle finger and the wrist. Wearing the phone could be normal and trouble-free just like wearing a watch, ring or bracelet. And for the sheer reason of trend – the fashionistas can find elastic string in different colors, none would like missing this futuristic jewel, therefore check out more pictures after the jump.

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延平郡王祠新景點:鄭成功躍馬石像

每次台南市鄭成功文化節都會有點改變與收穫,(註:將Google地圖下移)
如同台南市古蹟或市街道景觀變遷,半年或兩三個月總會變貌,
害我現在出門老想隨身攜帶相機以便紀錄,深恐漏了什麼。

2008年鄭成功文化節就算熱鬧之餘也剩下點東西~~
~~~不得了!兩國地方政府交流更加熱烈ㄌㄧㄠˇ.......

居然出現由中國福建泉州當地豪翔石業藝術總監劉國文設計
.......................---------------惠安縣名匠雕刻,
●材質:泉州市南安開採,列名北京十大建材之花崗岩龔石,俗稱「泉州白」。
●尺寸:高6.9公尺、長8公尺、寬4公尺,重量達200公噸
●由鄭成功學術研究會護送來台
由「
大陸泉州市人民政府致贈台南市」的...(聯合報記者洪肇君報導)
(圖為中華日報趙傳安攝
說實在的,也只有趙傳安拍攝之照片在中華日報網頁比較能看。其他的都不行~~)

地點在:

(其實Google在地圖上標示之路名與其相關位置疊合衛星圖有很多錯誤。
例如“開山路”、“建業街”都應該還要向左移才對!
不然就如在此圖上的開山路路線都畫在建築物上!)

檢視較大的地圖

---「鄭成功躍馬石像」---這目前當時之“官方稱呼”不過癮,

看看中國時報楊大記者將其改名
馬上成功』像......
還「
有立足台灣的寓意」、「有揮軍東向的姿態」.......
這樣就更過癮吧!(---悲痛還是高興?)
---------------------------------------------------------
中國時報 2008.05.04楊淑芬(圖文)/台南報導 
泉州贈禮 鄭成功石雕像揭幕

鄭成功是兩岸共同尊崇的歷史人物,台南市鄭成功文化節舉辦以來,海峽兩岸都有密切交流,今年
福建泉州贈送1尊高6.9公尺的鄭成功石雕像矗立在延平郡王祠之前,三日揭幕典禮,這是全市最大的鄭成功石雕像,鄭成功騎在馬上,有立足台灣的寓意

 鄭成功是具有神格化的歷史英雄,大陸閩南和全台灣,到處都有鄭成功的廟宇和雕像,泉州的雕像也是馬上英姿,是個銅雕,有揮軍東向的姿態,去年泉州到台南訪問,起意贈送石雕給台南市,經過多次討論,決定以動態的「馬上成功」像,送給台南,並且由當地豪翔石業藝術總監劉國文設計。

 高6.9公尺 兩岸人士齊聚慶祝


 昨日揭幕儀式,兩岸人士,冠蓋雲集,許添財表示,鄭成功文化節已經連續舉辦7年,這幾年盛大舉辦,並且將流落民間信仰的鄭成功神像,迎回延平郡王祠,讓延平郡王祠恢復祠廟合一。

 他對泉州市捐贈鄭成功石雕像表示感謝,而市府還計畫打造鄭成功戰船,也就是台灣船,目前上網招標中,相信明年在台灣船、雕像、祠廟合一,文物館更加充實下,鄭成功文化節在軟硬體完整,更加能發揚鄭成功的精神。

 泉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傅圓圓則表示,泉州與台南市保存鄭成功史蹟,希望藉由鄭成功的文化帶動泉州與台南市互動更為頻繁的發展及文化交流。


 這座石雕矗立延平郡王祠,戶外庭園於開山路口上長8公尺、寬4公尺、高6.9公尺,重達200公噸石像,材質是泉州最有名的花崗岩龔石,俗稱「泉州白」,這一座石像象徵兩市交流源於開台英雄鄭成功夙緣,同時也肯定台南市多年來辦理鄭成功文化節豐碩成果。


泉州斥千萬 贈鄭成功石雕像

大陸泉州市人民政府致贈台南市一座鄭成功騎馬昂揚的花崗石雕像,昨天由台南市長許添財與泉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傅圓圓共同揭幕,雙方都認同兩岸應捐棄成見,發揚鄭成功的精神為百姓謀福利。

台南市鄭成功文化節今天結束,大陸方面由傅圓圓率領的泉州市鄭成功學術研究會一行18人,昨天趕來參加,許添財強調,鄭成功開發台灣功績卓著,台南市是鄭氏歷史發源地,泉州市過去多年與台南的城市交流,為兩岸文化交流立下良好典範。

許添財還打趣說,泉州市耗費上千萬元台幣捐贈的鄭成功騎馬雕像,一定會受到台南市民珍視,台南市政府為在延平郡王祠旁豎立雕像,也花了不少錢遷走派出所、補償地上物,這就是民主社會的好處,政府徵收土地要花錢、要公平。

傅圓圓盛讚台南市政府多年發揚鄭成功文化,也相信兩岸人民能夠增加了解,在未來多多交流互訪,以和平的方法更加貼近。泉州市副市長陳榮州說,這座高約7公尺的石像,採用泉州市南安開採的花崗兒龔石,俗稱「泉州白」,由大陸方面規劃設計,聘請惠安縣名匠雕刻,重達200公噸,象徵兩市交流源於開台英雄鄭成功的夙緣。



鄭成功躍馬石像 揭幕
記者林雪娟文●趙傳安圖/南市報導
 設置於延平郡王祠的鄭成功石像,三日上午舉辦揭幕及揭牌儀式,這座高六點九公尺、長八公尺、寬四公尺,重量達兩百公噸的鄭成功躍馬石像,以列為北京十大建築材料的「泉州白」雕刻而成,未來將成為府城的新文化地標,也為台南市拓展觀光客源。
 這座鄭成功石雕像,材質採用泉州最有名的花崗岩龔石,俗稱「泉州白」,材質之好,被列為北京十大建築材料之一,
由泉州市人民送給府城,由鄭成功學術研究會護送來台,價值近千萬元,以慶祝鄭成功開台三百四十七週年紀念,今年鄭成功文化節主題為「王者再臨」,搭配這尊頗有氣勢的鄭成功躍馬石像,象徵兩岸飛躍世界、宣揚和平精神,更具意象與意義。
 昨日上午在舞龍舞獅助陣及先行上香祈福下,石雕像在市長許添財、安平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何世忠、中華文化聯誼會副會長王吉、泉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傅圓圓、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榮洲、泉州市政協副主席駱沙鳴等多名貴賓共同主持下,
為鄭成功石雕像揭幕。
 許添財致詞時表示,鄭成功文化節舉辦七屆,日前終於找回流落在民間四十三年的鄭成功神像,讓延平郡王祠恢復祠廟合一,成為全世界祭祀鄭成功的主廟,另外市府也計畫打造鄭成功戰船,也就是台灣船,未來在台灣船、雕像、祠廟合一下,讓文物館內容更充實,更加能發揚鄭成功開闢疆土精神。
 傅圓圓表示,泉州與府城僅海峽之隔,鄭成功祖籍泉州,三百四十七年前兩個城市即結緣,兩個城市都妥善保存鄭成功史蹟與文物,與兩岸的驕傲與榮光,更是珍貴的文化瑰寶,希望藉由鄭成功,讓兩個城市交流更為密切。
 鄭成功文化節朝城市交流與觀光發展為主,期間都會邀請日本平戶及福建泉州、漳州、廈門、金門等地前來府城訪問,泉州市鄭成功學術研究會更是每年組團來訪,致贈鄭成功石像,象徵兩市交往情誼,石像設於開山路延平郡王祠戶外庭園,未來府城觀光旅遊也將以鄭成功文化資源為主題,針對日本及大陸觀光客,開發一系列獨一無二的旅遊行程。
 
2008/05/03 15:26

中文直譯「How old are you」

答案~~~怎麼老是你!
硍...在第四台看到什麼英語教學節目中某個老師講的笑話!
果然是中文直譯!!!真是太百爛了!不過有笑到。

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

「斷頭接尾」是記者或編輯專長!?

看完這則新聞總覺得奇怪,依照謝碧連律師之意見,
應該不會出現新聞第一段最後一行這句看似謝碧連律師之語:

但是多人認為300多年來都稱鄭成功,叫順了,已經超越任何意涵』。
我想可能是楊大記者或報社編輯問題,
將許耿修意見轉貼附成謝律師之誤。

其實,謝認為稱呼國姓爺「鄭」成功,
正合清朝政府貶低與侮辱國姓爺為「海賊」之意,毫無敬意。
所以才倡言改稱『朱』成功。

不過,許耿修又是誰?怎會天外飛來此人發言?
新聞中,謝碧連與何培夫都有掛有文獻委員頭銜,獨漏許耿修身分。
有可能是楊大記者認為在台南市,許名氣比謝何兩位都大,是故不提;
也可能楊大記者重視文化人士更勝政府官員,
所以才會將台南市文化觀光處處長許耿修頭銜拿掉,以示對文化人士之敬意!?

還是另有原因?........還望方家指正。
......XD

------------------------------------------------------------------------
學者:鄭成功應稱朱成功
中國時報 2008.05.04 楊淑芬/台南報導

延平王是鄭成功還是朱成功?當鄭成功文化節活動熱鬧展開,文獻委員謝碧連重提鄭成功正名問題,他說「鄭」是本姓,「成功」是明朝皇帝賜名,我們「斷頭接尾」稱呼歷史英雄,極為不敬,但是多人認為300多年來都稱鄭成功,叫順了,已經超越任何意涵。

 謝碧連在九十三年完成「鄭成功應稱朱成功」一書,書中載明鄭成功名字的源由,鄭成功原名鄭森,號大木,明隆武帝賜國姓朱,賜名成功;但是清朝史料則因鄭成功一心反清復明,海上勢力一直強烈威脅清朝,因此以「海逆賊鄭成功」稱呼他。

 而鄭成功收復台灣,與荷蘭的會議信件中,自稱「大明招討大將軍國姓」,因此日本、荷蘭的文獻上,則以「國姓爺」記載稱呼他。

 謝碧連建議正名為朱成功,延平郡王祠文物館應改為「朱成功文物館」,鄭成功文化節則改為「朱成功文化節」或「成功文化節」。

 對此,許耿修表示尊重所有人言論,謝碧連的書也被收入當年文化局出版的「文化資產叢書」中,但是兩岸300多年來都稱鄭成功,這名字是約定俗成的歷史名字,早就叫順了。

 同是台南市文獻委員何培夫,則表示鄭成功、朱成功都有政治意涵,涉及2個朝代的權利之爭,如果要論正名,鄭成功的老師錢謙益為他取的字號「大木」,表示他日後必為國家棟樑,也意寓大木支撐危傾之大樓,「鄭大木」比起前2個政治意涵的名稱,格局更大,氣度更驚人。

慈禧奪命追魂「德律風」

看了這報導,又更確定清光緒帝身子贏弱之因,
絕對與慈禧自小到大恐嚇脫離不了關係。
「德律風」就是Telephone~~.......XD

能擁有關機自由可真棒!^^
---------------------------------------------
清末三帝與電話 (標題自訂,內文與圖片轉引此處而來)

一段關於老北京電話的傳奇歷史; 一段銘刻時代烙印的感人情節;

BTV3本周日330635《傳奇中國》編導:黃有為

1900816,(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八國聯軍攻到了北京,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倉惶出逃,北京城可就亂開了。第二年,有一個叫璞爾生的丹麥商人,趁庚子之亂擅自把自己在天津租界裏經營的電話延伸到了北京,私自在城裏和東交民巷架設電話線路,並在東城船板胡同設立了電鈴公司。這就是北京最早出現的電話,是外國人經營的。

丹麥商人的電話業務對當時清廷已經開辦的電報局業務衝擊很大。頓時激起了以李鴻章為代表的一部分洋務派的極力反對。堂堂大清國的通訊主權怎麼能讓外國人經營呢?

其實早在璞爾生擅自經營北京電話的前兩年,也就是18991119,清政府督辦電政大臣盛宣懷已經向光緒皇帝上奏了奏摺,主張大清國應該獨立開辦電話業務。那會兒把電話稱為德律風。盛宣懷上奏的奏摺這樣寫道:德律風創自歐美,於電報為支流……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聲,坐一室而可對百朋,隔顏色 而可親聲,其始可達數十裏,……中國之有德律風也,自英人設於上海租界始,……西人眈眈逐逐欲攘我電報之權利而未得,不早補救何從?

(這份奏摺現在可以在北京電信通訊博物館看到複製品,全文只有491個字)

光緒皇帝做了回復:電話歸電報局兼辦,以電報餘利為推廣電話之需。任命大清電報局總辦黃開文兼任電話局總辦,在北京試辦電話局。19035月,架設了北京城內大臣住宅與頤和園之間的電話線路,同時,籌設北京八旗軍營和萬壽山竇營的電話。

馬廄裏誕生了中國第一個電話局

190412(光緒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五日),由清政府欽准的中國第一個官方部辦電話局終於誕生了,據說當時安裝了一台100門磁石式人工電話交換 機,老北京的電話局發展史就此開始。奇怪的是大清官辦的第一個電話局竟然在東單二條,租用清朝大學士翁同龢的8間馬廄開通的。

如今,東單二條翁同龢的住所早已蹤影皆無,留在人們記憶裏的這座東單街口的牌樓,還會讓人們想起這段往事。據專家描述,老北京第一個電話局就在今天東單路 口西北側,東方廣場的位置。就說雖然當時的電話局只安裝了一台100門電話交換機,但是完全可以滿足需要了。因為當時主要開通的是各部衙署、朝廷大臣以及 親王官邸的電話。

此時,丹麥商人璞爾生擅自經營的電鈴公司,在國人一片聲討聲中經營規模越來越小,經過協商,1905323,清朝政府以5萬兩白銀收購了電鈴公司,併入大清北京電話局南苑分局網路。

隨著電話用戶的不斷增多,原有的北京電話線路已經不夠用了,到了190412月電話容量擴大到800門。 19056月,位於西單西斜街玉皇廟的電話西局建成,西局安裝了磁石式人工電話交換機300門,服務範圍為皇城以西、以北地區。1908年電話交換機容 量達到了1900門。因為用戶數量還在不斷增加,19112月開通了電話南局,安裝1500門磁石式人工電話。服務範圍主要是北京外城的用戶。隨即開通 的還有電話東局,安裝1500門磁石式電話。東局服務範圍是皇城以東、以北地區。此外,設西苑掛甲屯分局,專為供奉皇差

清代末期,北京電話容量已經達到3200門,分局分所四處。老北京電話業務初具規模。


慈禧控制光緒的秘密武器

儘管光緒皇帝主張在北京開辦電話業務。但慈禧太后從西安回到北京,一直長住在頤和園,就是不准在皇宮裏安裝電話,宮裏不敢違背懿旨,皇宮裏一直沒有安裝電話。可是到了19088月,慈禧太后忽然特別准許給光緒皇帝設立了一部專用電話。這個時候,光緒正住在中南海,專用電話一直接連接頤和園。說是專備上用,殊不知,這條專線是慈禧為了指揮靈便,控制和監視光緒的行蹤設置的。

據清代《郵傳檔》等書籍記載,這條專線以當年慈禧太后出入的頤和園水路碼頭-水木自親殿為端點,經過西苑一直連接到光緒皇帝居住的中南海來薰風門東配殿。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皇家御用電話專線。北京網通的專家們經過考證,按照原址原樣恢復了這條電話專線。看著這台古老的大龍皇家專用電話,再摸摸自 己兜裏的手機,別不信:您比當年的皇上有檔次多了!

慈禧不准在皇宮裏安裝電話,據說是因為架杆立線會影響皇家的風水。所以慈禧死了以後,她的靈柩需要移到清東陵的時候,北京電話局只好把東華門、北池子、東直門一帶沿途的電線杆都被臨時拆除了。

紫禁城裏有過電話局

19104月(宣統二年二月),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太后打破了皇宮不得安裝電話的禁令,在紫禁城設立了6部專線電話。安裝了一台10門小型電話交換機,這是中國最早的也是唯一的皇家電話局,電話主要連接紫禁城裏的建福宮、儲秀宮和長春宮等住所。

現在來這裏參觀的遊客重溫著中國電信百年淵源歷史的同時,往往會好奇地拿起這台古老的磁石式電話和遠方朋友通電話。

溥儀亂打電話

日曆翻到了民國,結束了長達三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帝制,民國政府保留了末代皇帝溥儀的皇帝尊號,溥儀仍然住在紫禁城。1921年民國政府為已經下臺的溥儀在養心殿的牆上安裝了這部磁石電話機。15歲的溥儀,正是好奇心旺盛的年齡。他在養心殿裏用這台電話幹出了許多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電視劇《末代皇帝》曾經 描述過這段情節。





頤和園恢復首條皇家電話專線 曾為慈禧光緒專用
2008年5月4日 10:16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柳建雲 選稿:張海盈

電話,代表先進文明的重要發明之一;慈禧,中國封建歷史上最著名的保守女政客之一;誰能想像兩者之間會發生任何聯繫?但歷史卻巧合般地安排了電話在慈禧太 后晚年政治生涯中扮演重要角色,而當守候在電話另一端的是清朝另一位政治元首光緒皇帝時,這條電話線則不再普通。日前,本報記者在頤和園皇家電話展上,試 圖通過採訪還原這條有著百年曆史的電話專線背後不平凡的故事。

  碧波盪漾的昆明湖畔如今新增了一處再現中國近代電信歷史文化的景點——頤和園皇家御用電話專線。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皇家御用電話專線。

  100年前,晚年的慈禧太后正是靠著這條電話線控制著遠在紫禁城裏的光緒皇帝,間接控制著整個中國。

  100年後的今天,在頤和園樂壽堂建築群的宮門——水木自親殿中,一條連通著紫禁城與頤和園、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皇家御用電話專線得以恢復開通。

  最早皇家電話專線停用百年

  據清代《郵傳檔》等書籍記載,1908年8月(光緒三十四年七月),自頤和園水木自親殿至西苑(中南海)來薰風門東配殿裝設專線電話,專備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使用。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皇家御用電話專線。

  三個月後的1908年11月14日~15日(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二十二日),38歲的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相繼在西苑涵元殿、儀鸞殿病死,同時也終止了頤和園至西苑的最高級別專線電話的使用。

  皇家專線每天吸引數千遊客

  據頤和園工作人員介紹,“水木自親殿”是樂壽堂(慈禧住處)建築群的宮門,五間穿堂殿,前有石造雕欄臨水碼頭。慈禧太后當年走水路出入頤和園時,常在此碼頭上下船。

  據介紹,以前水木自親殿景點裏只擺放慈禧老照片,相對靜態,遊客反映並不熱烈,而自頤和園皇家電話展開放以來,每天吸引了3000~4000遊客,最多一天接納1.1萬人次。

  水木自親殿中,如今擺放著三部電話,在展廳入口處皇家電話簡介墻左側擺放著一部早期德國西門子電話,據悉這部電話與早期慈禧所用電話是同一型號,由於當年頤和園皇家電話原物尚未尋到,這部電話則暫做替代展品。

   簡介墻的右側則擺放著一部宣統皇帝溥儀專用電話的故宮複製品,而在水木自親殿內墻上還安裝了一部1921年在養心殿安裝的木制磁石墻式電話機原樣仿製品,這是一部能用的電話,體驗者拿起聽筒就能聽到電話鈴聲,這時電話已經和故宮內的故宮皇家電話局連通,對方的工作人員會接通電話和體驗者進行交流。

  此外,“皇家電話專線展”還展出了包括清大臣盛宣懷申請安裝專線電話的奏折、清末電線電報線圖、皇家電話局電話號碼簿影印件等等。遊客可以在此遍覽自頤和園開始的百年皇家通信史。

  記者在展廳中看到,解說員成了展廳裏的“大忙人”,眾多好奇的遊客不斷地向她們發問,直叫解說員語塞。記者隨機記錄下游客的“最熱”發問:

  “3個月內,慈禧與光緒本人是否真的使用過電話,如果有,透過這條專線傳達的內容在歷史上產生哪些重要影響?連拍照都視為攝魂的慈禧是否抗拒這個洋玩意兒?習慣了晉見、批示的慈禧,能否接受這種只聞聲不見人的辦公工具……”

   “觀眾的期待有許多都是歷史之謎,但研究歷史的趣味恰恰也是在此。”頤和園皇家專線的策劃者李立濤告訴記者,“如今有關慈禧對近代工業產品態度的討論爭 議較多,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資料表明,慈禧乃至清廷對洋科技的態度經歷了一個轉變過程。實際上從最初電話引入中國到架設整條皇家專線,也經歷過一番曲折歷 程。”

  開設專線疑為相互了解健康

  綜合中國電信志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史資 料,北京通信電信博物館研究員、頤和園皇家電話展布展人劉殿義研究發現,1904年1月2日,由清政府欽準的中國第一個官方部辦電話局主要開通的是各部衙 署、朝廷大臣以及親王官邸的電話。同年9月,北京電話局開通海淀西苑二分局,供奉皇宮。

  “光緒自受囚時起,早已在清廷失去政治地位,慈禧選擇在彼此生命晚期開設一條連通自己與光緒的電話專線,結合史實推斷,雙方都希望以最快的方式了解彼此的健康。”劉殿義分析說。

  究竟慈禧或光緒本人有無親自使用電話,劉殿義分析說:“從光緒皇帝及慈禧身邊史官起居記載中,並無提及慈禧及光緒親自通電話的事情,目前無法判斷在二人死前的三個月裏,是否有機會或能健康地使用這部電話,但從慈禧性格和地位分析,她不可能直接拿著電話。”




慈禧電話線 百年後再開通

頤和園近日新增了一處新景點——皇家御用電話專線。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皇家御用電話專線。100年前,晚年的慈禧太后正是靠著這條電話線控制著遠在紫禁城裡的光緒皇帝,間接控制著整個中國。100年後的今天,這條皇家御用電話專線得以恢復開通。

廣州日報報導,據清代《郵傳檔》等書籍記載,1908年8月(光緒34年7月),自頤和園水木自親殿至西苑(中南海)來薰風門東配殿裝設專線電話,專備慈 禧太后與光緒皇帝使用。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皇家御用電話專線。3個月後的1908年11月14日—15日(光緒34年10月21、22日),38歲的光 緒皇帝與慈禧太后相繼病死,同時也終止了頤和園至西苑的最高級別專線電話的使用。

據頤和園工作人員介紹,「水木自親殿」是樂壽堂(慈禧住處)建築群的宮門。據介紹,以前水木自親殿景點裡只擺放慈禧老照片,遊客反應並不熱烈,而自頤和園皇家電話展開放以來,每天吸引了3000—4000遊客,最多一天接納1.1萬人次。

水木自親殿中,擺放三部電話,在展廳入口處皇家電話簡介牆左側擺放著一部早期德國西門子電話,據悉這部電話與早期慈禧所用電話是同一型號,由於當年頤和園皇家電話原物尚未尋到,這部電話則暫做替代展品。

簡介牆的右側則擺放著一部宣統皇帝溥儀專用電話的故宮複製品,另外還安裝了一部1921年在養心殿安裝的木製電話機原樣仿製品,這是一部能用的電話,體驗者拿起聽筒就能聽到電話鈴聲,這時電話已經和故宮內的故宮皇家電話局連通。

2008年5月4日 星期日

專業熱情附鮮血

感動。
「你來,是為了告訴我,愛是什麼!你走,不忘告訴我,有愛足矣!」
有這種老師真是夫復何求!
在升學壓力下,
難道還是只有沒升學考試壓力之科目最好“玩”?

那,
還能擺脫這束縛嗎?

捫心自問,
最懷念師長類型是什麼?

而師道,又是啥?.............

.............................或許就是將心比心而已
---------------------------------------------------
北政國中追思會 鄒老師最後一堂課

北政國中追思會 鄒老師最後一堂課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你來,是為了告訴我,愛是什麼!你走,不忘告訴我,有愛足矣!」北政國中師生上午以追思音樂會,師生們自製動畫、自譜歌曲、自寫詩詞,以影音、詩歌、演奏表達追思,和於4月1日病逝的老師鄒純強老師道別。

北政國中校長林採有表示,鄒老師師大畢業後即在北政國中服務,教授生活科技,富教育理想與熱忱,更懂得孩子的心,常以頑皮、瀟灑、真誠與學生打成一片,是學生心目中的「強哥」。

他罹患肝癌生病期間,仍孜孜矻矻以學生為念,計畫著何時可回學校上課;不料卻在4月1日突然逝世,享年42歲,全校師生、畢業校友以為是鄒老師開了他們一個大玩笑,讓大家難以接受,所以籌辦這場追思會。

追思活動所有的表演與策劃均為師生們自發的行動。「那個哭泣的夜晚」是鄒老師擔任導師的七年誠班同學蔣立恩的動畫製作,內容描寫鄒老師從健康、生病到過世的歷程及帶給同學的啟示。

另一位七誠同學吳孝儀則將蔣立恩所寫「誠心摯愛」的詩詞,譜成鋼琴曲在追思會獻唱。已畢業校友黃胤侃、李佳豪、黃若晞、李函哲,則以小提琴、鋼琴、吉他合 奏的方式,譜曲追思懷念向來幽默的鄒老師。他還常常跟孩子挑戰「轉筆」,曾發明出花式轉筆,所謂的「一手七式」一隻手可以轉出七種不同樣式的筆花,造成北 政學生轉筆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