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跟個人口述歷史一樣,對補充所謂正史,增滿歷史事實都是極珍貴史料。
日記內容固然可加深世人對其主印象,
但若能突破既有刻板,反彰顯其「特殊效果」。
對於研究相關議題或充滿興趣而投入分析鑽研者,蔣介石日記價值不在話下,
不過就目前社會狀況來說,美化與神話(化)蔣介石者應比妖魔化更多,
而且還更深入一部分人腦海裏,透過世代交替與教育傳播一一複製蔓延。
依照蔣介石家屬在新聞報導中所言意向論之,
其意圖偏向透過公開日記內容去澆灌鞏固蔣介石信仰鉅基為重,
卻以「希望眾人用客觀公正非政治角度檢視以除造神和醜化」掩飾。
如此心態早在當初把日記捐給外國機構保存就隱然可見,
不過此舉大概也確認這些人真是一群盆栽族群,
是最早擁有「全球化」、四海為家,打破國家政治藩籬之族群。
反正只消有錢,搞壞了這土地,拍拍屁股走人就是了!
至於後續發展,「誰理你們啊!?」...
如此發展下去,看來兩蔣父子身後絕對不得安寧。
連自己日記都被媳婦被捐送出門,
那遺體又何奈?(又不是金身...)
反正都不要臉了!也難怪藍教都想靠兩蔣遺體大賺觀光財......
也算搾取此兩具防腐肉身最後娛樂與金錢價值。
--------------------------------------------------------------------------
1946~1955蔣介石日記 史丹佛大學解密
2008-07-20中國時報黃清龍/美國史丹佛大學報導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檔案館從昨天起,開放自一九四六年到一九五五年的蔣介石日記手稿。蔣家代表蔣方智怡女士表示,這十年可能是蔣公一生最艱辛、但也是最有意義的時候。前五年他遇到一生最大的痛苦與恥辱─失掉大陸,後五年則領導國民黨在台灣重新出發,奠定今天的基礎。
許多兩岸及日本的學者都已趕到胡佛研究院,希望從日記中獲得更多關於中國近代史謎團的解答,包括國共內戰的消長轉折、蔣介石是不是二二八事件的元凶,以及國民政府遷台之後,如何在風雨飄搖下穩住陣腳、轉危為安。另外,發生在五○年代初期的吳國楨案與孫立人案,對後來政局影響重大,當時蔣介石是如何看待與處置,也是研究者感興趣的地方。
◎對歷史負責任 提前十七年公開
蔣介石從一九一五年開始寫日記到一九七二年,五十多年從不間斷。為了讓這批珍貴史料得到更好的保存與運用,蔣家後代特別以存放(Deposit)方式暫存胡佛檔案館。受蔣家委託對日記進行審閱的潘邦正博士表示,蔣介石生前曾囑咐在他死後五十年(二○二五年)才能公開日記,家屬基於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提前公開他的日記,只做了很小部分的保留。這些保留的內容,到二○二五年也將全部公開。
胡佛檔案館在完成日記修復與微縮作業後,於二○○六年首度開放一九一七年到一九四五年的蔣介石日記,經過學者研究與媒體報導,引起很大迴響,甚至被認為足以改寫中國近代史。
◎珍貴史料 學者湧入胡佛檔案館
十八日開放的第一天,前來查閱日記的包括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楊天石、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楊奎松、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吳景平、台灣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呂芳上、中央大學歷史系教授王成勉、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林桶法,以及日本大阪大學講座教授伊原澤周、慶應大學副教授段瑞聰。另外,日本朝日新聞也派了一組人前來研究蔣的日記。著名作家龍應台以及廣州中山大學教授袁偉時,也將在近期前來胡佛檔案館閱讀蔣介石日記。
楊天石在看了一天日記之後,首次從日記中發現蔣介石當年曾擬支持孫科成為國民政府主席,但因孫科在政治協商會議的表現讓蔣很不滿意,後來就沒有下文。他說蔣介石和孫科的關係,是民國史上很值得研究的一個課題,蔣在日記中有大量批評孫科的話,罵他是「阿斗」、「總理的不肖子孫」。另外在對日抗戰前,蔣介石苦於與黨內反對派周旋,曾擬與共產黨合作,成立「國民革命同盟會」、邀請周恩來等人加入國民黨,這些外界很少知道的內情,也需要從蔣的日記尋找答案。
蔣介石 228日記公開
【聯合報╱本報系記者王慶偉/加州史丹福大學報導】2008.07.20 02:58 am
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十八日公布蔣介石一九四六到一九五五年之間的日記,時間上涵蓋當時的國共內戰、制憲、二二八事件、撤退到台、尼克森以美國副總統身分訪台、中美協防條約等重大事件。
其中最為學者及各界注視的是,一九四七年二月廿八日(二二八事件)之後,蔣介石到底下了什麼決定?曾否命令當時台灣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陳儀軍事鎮壓?蔣介石是不是「二二八事件」的元凶?這些問題將隨著日記的公開而有新的詮釋。
由於日記十八日才公開,尚無學者看完當時記載,許多細節仍待學者釐清。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十八日公開蔣介石一九四六到一九五五年日記,其中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記載引起學者高度注目。圖為胡佛展出之蔣介石日記原本(圖上)及公開之微卷和影印本(圖下)。記者王慶偉攝影
對二二八事件有深入研究的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馬若孟指出,事件發生後,蔣介石曾多次親筆手諭「不可報復」、「從寬處理」。
馬若孟說:「蔣介石怎麼可能會是二二八事件的元凶?」他對二二八事件的定義是「悲劇」,並曾在一九九一年出版《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件》一書,中詳論這段歷史。
馬若孟指出,「沒有可靠有力證據,指向蔣介石下令屠殺。」
對於這段時間的日記,為何不早點公布,卻任由操弄成為政治鬥爭工具?蔣方智怡十八日指出,與胡佛簽訂的合約,是每年公開發表約十年左右的日記,不會因為有人扭曲這段歷史,就特別先發表這段期間的日記,「我尊重胡佛的專業及學術研究」。
蔣方智怡指出,二二八事件對台灣傷害很大,她這些年來也對政府提供許多資訊,「很可惜沒有被政府使用、引用,來化解二二八、或呈現二二八的真相」。
蔣方智怡表示,不要以目前情況及思維來衡量一九四七年當時的情況,日記公開後,可以從頭到尾好好了解當時事件的真相。
蔣方智怡表示,選擇胡佛研究所為蔣公日記暫存之地時,她承受了許多壓力,「蔣公日記不但有當時事件真實的紀錄,並有他自己反省、深思的記載,是非常重要的文件」。
蔣方智怡指出,日記由蔣介石交予蔣經國,蔣經國交予兒子蔣孝勇,蔣孝勇過世前又交給蔣方智怡,「長輩慎重交代,日記不只是個人紀錄,更是近代中國歷史的紀錄」。
蔣方智怡:去神話、勿醜化
【聯合晚報╱記者王慶偉/史丹福報導】2008.07.20 02:58 am
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18 日公開蔣介石第三批日記,日記主管人蔣方智怡表示,希望蔣日記的開放,不但使歷史回歸學術真相,也能使兩岸的中國人,彼此瞭解相互之間的岐異,創造和平雙贏。
蔣方智怡說,對蔣介石的研究應去除「造神」或「醜化」的二極反應,以「公正、客觀、非政治化」的態度來看蔣日記,從中瞭解當時的事與人,並從歷史中學習。
她說,於2004、2005年選擇胡佛研究院作為蔣公日記暫存之地時,個人承受了許多壓力,「蔣公日記不但有當時事件真實的紀錄,並有他自己反省、深思的記載,是非常重要的文件」。
蔣方智怡指出,日記由蔣介石交予蔣經國,蔣經國交予兒子蔣孝勇,蔣孝勇過世前又交給蔣方智怡,「長輩慎重交代,日記不只是個人紀錄,更是近代中國歷史的紀錄。」
對於這樣重要的文件,正逢台灣政治形態改變;政黨輪替之後,歷史成為政治鬥爭工具,意識形態成為治國標準;蔣方智怡尋找能發揮學術功能的地方,終於決定暫存於胡佛。
蔣方智怡特別感謝胡佛研究院的努力,使蔣公日記完好保存下來,並開放給學者研究使用。她也感謝眾多使用蔣公日記的學者,透過他們對於日記的研究及解讀,將蔣公一生為國家民族奮鬥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個人、國民黨、以及中華民族所遭遇到的種種困難挑戰,真實的呈現。
蔣方智怡表示,她對他們有無上的尊敬,不過她也瞭解,「世間無完人」,蔣公有他的強壯與弱點,「希望日記的公開,能使歷史重歸學術的客觀研究,而不是淪為政治鬥爭工具。」
小檔案》蔣介石日記
【聯合報╱王慶偉】2008.07.20 02:58 am
「蔣介石日記」由蔣方智怡保管,二○○五年與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簽立合約,以「暫時保管」方式存放於該所。
蔣介石從一九一五年起,每天不論多忙都會坐下來用毛筆寫下日記,直到一九七二年為止,數十年如一日。留存下來的共有五十五本之多,總計四百五十萬多字,民國十五、十六、廿四年的日記,則因在戰火中遷移而遺失,迄未尋獲。
蔣介石的日記不但記事備忘,並用以記下他個人的讀書心得、人際關係、道德修養。蔣介石奉行儒家「吾日三省吾身」的哲學,每周、每月、每年固定寫下自我檢討。
這些日記胡佛研究所自二○○六年起每年公開十本左右,預計在二○○九年全部公開。日記內容約有百分之一涉及家庭隱私暫不公開,依合約到二○二五年才完全公開。
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副所長、檔案館館長蘇薩十八日會見美、日及華文記者時表示,「蔣介石日記是胡佛檔案館最為獨特的館藏」,在胡佛檔案館的閱讀率,約是其他檔案資料的八到十倍。
2 則留言:
當那位空一格的講公,
發現他可能自己未來可能是民族救星,
就開始寫諸如魚兒努力向上游……的日記。
這是編故事,不是真相。
TO香菇大大:
嗯嗯嗯...不知道空一格蔣公寫的日記會不會錯拿到死亡筆記本撰寫?
XD
張貼留言